中人见大家都没有意见,就继续说道:“有一个三进的是在城东那一片儿,周围居住的也都是当官的,道路也通畅,虽然是三进的,但是里面也很精致,还有小花园,到了有景儿的时候,还可以看看。”
胡氏心道,这花园子倒是占地方了,但是这京城,没有个花园子,以后办宴席都有些不方便了,特别是女客,难道只能是在屋子里坐着?
但是她也知道,这样的宅子肯定是价格不便宜。
但是如果好,她咬一咬牙,也就买下来了。也不是买不起的。
另外几处,都大同小异,三进的宅子,京城宅子的风格都差不多,只是里面小处不同。
杜二郎问道:“不知道价格几何?”
真是贵了,他们也买不起啊。
中人道:“城东那边的那个有花园子的宅子,要价是五千两。”
五千两,这个数量,让大家都倒吸一口气,这也太贵了!多了一进就多出这么多银子来?杜榆越发觉得自己买这个宅子,是占了好大的便宜。
中人道:“别看是三进,其实算上小花园的地方,也比普通的三进要大多了。且三进的后面,还有后罩房,另外还有单独的跨院,绝对值这五千两!”
中人也不是瞎说的,这个宅子,要是买下来,确实是很值得的。
三进三出的宅子,加上一个小花园,五千两,就是杜榆在京城呆了这几年了,也觉得划算的很。
不过,她不忙着开口,杜二郎又问道:“不知道另外三个宅子的价格是多少?”
另外三个宅子,就和杜榆家里这样的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一进,房子多了些,地方大了些,主要就是住人的,没有什么花花草草的。
“这另外三个宅子,最贵的是三千五百两,最便宜的是二千八百两。要是你们不能决定,不如亲自去看一看如何?”
这倒是个好方法,胡氏等人点头。
等中人走后,胡氏让杜二郎把杜大郎也给叫过来了,把情况一说,杜大郎说道:“五千两的太贵了,咱家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
胡氏道:“钱这个事儿,还不是什么大事儿,我和你爹在彭泽这几年,也攒了一些。”
杜大郎从来不问自己爹娘钱财的事儿,所以不知道爹娘还投资了一些,赚了不少钱。
杜榆想着,那所谓的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自家爹可是做了六年的县太爷了,人家是十万,他一万应该能有吧,她爹可是一点儿也不贪的。
杜榆主要是觉得有跨院很不错的,因为跨院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院子,到时候大哥和二哥两口子,可以单独分在跨院里,也很不错的。
在外面当差,果然是比在京城的油水多了去了。
只不过,在京城更能刷好感度,能让更多的人记住你,到时候升官也快。
想着明年大表哥就要散官了,这以后就要分派差事了,不知道会分到哪里去。
如果是分到御史台,那不就成了靠嘴皮子吃饭的官?
得了,先想这个干什么?还是先把娘家的房子确定了再说了。
胡姥娘和季氏都知道杜家在忙着找房子,所以让杜榆放心,元元他们会照顾好的,她就先去帮着杜家把房子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