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时代,如何最快吸引他人的眼球成为流量密码。
七旬老人追星,无疑是最好的爆点。
随着巡演的进行,每到一地,都会引发当地的轰动,不论是一线、超一线,还是新一线,都会因为李杰的到来而轰动。
到了日本那边,小日子歌迷的疯狂不比国内差多少。
每场巨蛋巡演台下都有一批头发花白的老年人。
不过。
在小日子这边,类似的新闻也会上头版,但没有国内那么高的热度,小日子要比国内更早进入老龄化。
60-70岁还在打工的老人,比比皆是。
老人都能上班,消费消费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南天群星乐队开演唱会,台下不也很多老年人,时代巡演比南天群星巡演轰动的原因在于人。
‘周利军’可不是日本人。
而是一个华夏人,对方能在日本拥有那么多歌迷,数遍亚洲,也是独一份。
如果继续统计,欧美大牌歌手、老牌乐队、天王,恐怕也做不到周利军这样。
那是难以复刻的传奇。
日媒更多是惊叹于这位华夏摇滚天王在日本的影响力,东京巨蛋三连开,其他巨蛋基本也是2-3连开。
动摇人次超70万人!
放在日本乐坛,那也是超巨级别,更难得的是,那些专辑又双叒冲回了oricon周榜。
想一想,一张近三十年前发行的专辑重新杀回来,那是一种什么体验。
一些‘新’乐迷一听那些专辑,顿时又惊奇的发现一件事。
这些歌好领先。
曲风跟当下的很多歌曲都差不多。
人家二十多年前在玩的东西,现在别人还在玩。
领先。
潮流。
如果放在二十多年前,那是什么场景?
年轻的歌迷根本想象不到,那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歌迷能够想象,不,他们不需要想象。
因为那正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年代。
其他人的音乐跟军哥的比,总感觉差点意思,军哥90年代就在玩的东西,别人00年才开始玩。
零几年才开始兴盛。
领先十年!
很多年轻的音乐人至今还在反复品味当初的那些专辑,从中汲取养分,比如日本新生代音乐人米津玄师。
从他的音乐里就能找到不少‘周利军’的影子。
特别是他当初还未成名时发行的单曲。
那编配,太像了。
他也是日本歌坛知名的‘周吹’之一,不止一次的在公开、非公开场合狂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