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 >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三大战役杀神白起(第2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三大战役杀神白起(第2页)

而信陵君魏无忌魏庸临终时候的遗言便是让秦王赢天日后善待魏国王室。

魏国信陵君魏庸崩!

同时迎来了各国仰慕其名的名士前来吊唁。

其中包括沛县刘邦、屠狗辈樊哙、丧手夏侯婴、县尉萧何等沛县当地官员、泼皮。

秦王赢天听说信陵君魏无忌死。

自然是又喜又忧。

忧的是信陵君魏无忌身前带他确实如半个儿子一半。

秦王赢天听到消息第一时间暗自垂泪。

喜的是秦王赢天和信陵君魏无忌之前的约定可以随着人死而消亡。

世间再无一人可以困住秦王赢天。

而接下来是的十年乃是白起的十年。

垂沙之战后,秦国企图进一步攻占韩国、魏国土地,但是惧怕齐国干涉,被迫暂缓行动。

后因齐国孟尝君之子出奔魏国,并担任相国主持进攻齐国,齐、魏两国遂成对立。

经过一系列外交调整,秦国、齐国又重新交好,为秦国东侵创造了有利时机。

周烈武王十九年(前296年),魏襄王和韩襄王在同一年去世,韩国、魏国局势动荡。

周烈武王二十一年(前294年),秦昭王派兵攻打韩国,秦国将领向寿夺取了武始,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

韩国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增援。

秦国是共同的敌人,韩、魏又有同盟关系,魏王并没有作壁上观。

魏王立即下令,命大将公孙喜(又名犀武)点齐人马,前去助战。

于是魏、韩国君起倾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东周也派兵加入魏、韩联军。

周烈武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王赢天重用白起,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

同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24万联军对峙,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

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道。

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阙,从前大禹疏导此山以通水。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流过,向北流,所以称为伊阙。

韩国和魏国的联军之中,韩国军队势单力薄,韩军主将暴鸢希望魏国盟军军队打先锋。

魏军主将是公孙喜,曾经追随孟尝君南攻楚怀王,西伐函谷关,他觉得韩军虽然战力不甚强,但是韩军不但弩强,其坚甲、美盾、青铜头盔、铁幕,也都精良,所以他希望韩军为前锋打头阵。

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两军。

韩军居前,其友军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

情报兵带来消息,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军互相推诿、各自保存实力,谁都不愿先与秦军交战。

白起针对这种情况,决定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

战斗开始时,白起先设少量疑兵同韩军对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所谓疑兵,就是堆出无数旌旗和飘带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主力的进攻方向。

韩国军队不知虚实,被秦国疑兵牵制。

白起抽调自己精锐主力绕道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攻击。

魏军毫无防备,被杀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阙山的狭隘地区仓促应战,阵形来不及统一调度,纷纭各自为战,或奔或斗,迅即惨败。

韩国军队得知其侧翼的盟友被瞬间击溃后,军心不稳。

士兵哗变,主帅控制不住颓势。

这时,韩国军队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在强大的秦军主力面前。

未等主帅布置,便立刻遭到秦军左右夹击,一时间,韩国军队溃败而逃。

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把韩军杀的尸横无数。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杀主将犀武,即公孙喜,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伊阙之战,以秦国军队大胜而结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