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东唐再续 > 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一(第2页)

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一(第2页)

燕王听了,得意万分,降下王令道:“船工靠岸,回城开宴!”

刘玄英奏道:“大臣们还有许多贺辞要献,且慢靠岸。”

燕王摆手道:“好辞留到宴会上再献也不迟。回驾!”

这天的庆贺宴会十分热烈,可是大諲撰却既没有注意到上了多少道菜,也没有注意到上了多少种酒,他的目光始终在燕王刘守光和丞相刘玄英脸上瞄来瞄去。他忘不掉那只白狼和那只蛤蟆。而崔副使则总觉得那大龟有些古怪,刘守光坚持立刻就走,也让他更加怀疑这是个精神设计的“吉兆”,可惜没法证实了。

那蛤蟆脸的燕王丞相刘玄英本名刘操,字宗成,渤海国夫余府人,十六岁在渤海国胄子监考得甲等,二十岁到大唐长安考中宾贡进士,现在五十多岁作了幽州燕王刘守光的宰相。刘玄英本是道门中的大德,后世被尊为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号海蟾子。[无风注:这个是史实。]年幼的大諲撰只觉得此人长得怪异,心中倒把刘玄英当作怪物。

燕王登基庆典之后,刘玄英才有时间来和他的渤海国老乡相聚。这天,刘玄英邀请渤海国正副使节游览燕山,孙鹤也来做陪。侍从在山亭摆上酒菜,四人观山望景,把酒谈天,就引出了许多故事。

刘玄英让孙鹤把渤海国使节请到幽州来,这日正在宴饮谈笑,只见山道走来了两个衣衫古怪的道士,说说笑笑来到山亭边,停下来望着亭上的四个人傻笑。

刘玄英笑道:请二位道长也来一起坐吧!

两位道士也不谦辞,就挤上来吃肉饮洒。边吃边喝边笑道:“道有道,亦有德,不白吃,不白喝。你们每人随意在这周围取一件东西,我就能知道你们的未来命运。你们信不信?”

崔礼光笑道:“信不信无关紧要,听听你的解说也是乐趣。”

四人就到亭外各取一物,放在案上,请道士来讲解。

甲道士说道:“先说孙崔二位。你俩是各取一石,一黑一白。我可以断定,你二人都将成为国家柱石,官居相国,却是一个哭,一个笑。”

孙鹤笑道:“真要做了相国,位极人臣,笑是可能的,怎么会哭呢?”

崔礼光笑道:“就算有哭有笑,那么黑白二石,哪个主哭,哪个主笑呢?”

甲道士一本正经地说道:“此乃天机,不可泄露,否则贫道却要折寿的。”

大諲撰毕竟是孩子,被这游戏吸引住了,送上自己拾来的物品,笑道:“快说说我的!”

道士乙笑道:“你摘来的是一朵花。我敢断定,你十年之期将有一场劫难,不过你只须谨记四个字‘长安望日’,就可以逢凶化吉。”

大諲撰听了这话,心道:“长安是天子所在,望日却是什么意思?”不过不知为何,他偏偏觉得这道士说的话,他不肯怀疑,当下点头:“我信你的。”

道士乙又拿出一枚污秽的铜钱,说道:“你我有缘,当是忘年之交,且缘份极深。我把这枚铜钱送给你做个记念。这是终南山一位道士送给我的,我转送给你,随身携带,将来你悟出‘长安望日’四字的意思后,可以保你平安,千万不要丢失。”

这枚铜钱直径二寸,厚一分,圆穿,属大钱类。正面是一位头梳双髻、袒胸露乳的异装道士,以钓竿从河塘的芦苇丛中钓出一只金蟾,蟾很大,双睛凸出,栩栩如动,作挣扎状。道士则紧握钓竿双臂高举,歪头扭臀,用力拉竿,钓竿承重而弯曲。整个画面布局匀称,用笔简洁,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钱的背面则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道教符咒――雷令杀鬼。

大諲撰道:“多谢道长相赠,我一定百倍珍惜。”

道士乙又说道:“我还要送你两句话。世上最宝贵的是道德,世上最无垠的是胸怀,世上最智慧的是知足。你不仅要记住,还要努力实行。”

大諲撰道:“我一定牢记在心,身体力行。”

刘玄英手上没有物件,只是冷冷地看着道士给那三人算命。他对道士这一套信口开河的算命方法早就熟悉,而且自己人也常常这样给别人算命,可是他自己不给自己算命,也不想让别人给自己算命。他说天机不可泄露,算出来就失去了神秘感。两位道士好象没有注意到刘玄英不配合,还是有说有笑。

甲说:“刘相公是燕王府的丞相,想要算命得另找个清静处。”

乙说:“眼不见为清,耳不闻为静。只是要用刘相公府上的物件来推算才行。”

刘玄英笑道:“某一向愿意和道士结交,却不想算命。听你二人之意,是想到某府中一叙,这个某却欢迎!”

于是大家一起来到刘府。到了堂上,宾主落座。刘玄英吩咐家人上茶。

道士甲道:“不用献茶,请拿十个鸡蛋来。”

道士乙道:“还要十枚铜钱。”

刘玄英让仆人送上十枚新鲜鸡蛋和十枚铜钱。

两个道士就在案上摆浮图。先放一枚铜钱,再在钱上放一枚鸡蛋,又放铜钱,再放鸡蛋,逐层摞起,把十枚铜钱和十枚鸡蛋相间隔着摞成一个垂直宝塔,岌岌乎可危,危危乎欲倒。大家全都看呆了。

刘玄英道:“二位弄这险情,是何意?”

道士甲道:“这是一句成语,难道你这十六岁就中甲的大才子还不明白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