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魔女的交换 > 第389章 笑容(第2页)

第389章 笑容(第2页)

这个意思是……即使罗茜之前没见过戴莎,也会在初见时被“吸引”并主动去认识对方吗?

这也算是某种奇特的“缘分”么?

就像她与那位学长在红叶楼初遇时所感觉的,如同陌生的“熟人”那样的奇妙印象?

那……罗茜跟戴莎说过,对我“有兴趣”,并愿意互相认识……事实上,今天只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可除了我本人最开始有点拘束,后来不也是犹如“熟悉朋友间”的相处和交谈吗?

真的是……“奇妙”。

还是说,我们的记忆深处有着某些虽成“灰烬”但仍存在的共同“碎片”,于是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同样“奇妙”的想象!

“那之后……你们就认识并很快熟悉了吗?”我接着问向罗茜。

“嗯,差不多。”罗茜笑了下,说:“最初戴莎呆了一会才问我怎么认识她,待得听到我说‘早在6月就见过她时’,就更惊讶了。”

“再之后,围绕着同样认识的人和一些事,就渐渐打开了话题。”罗茜接着说:“不过,那时的她像是封闭了内心,不愿意讲太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那时的我就像莫名奇妙串门的‘外人’……而她还未能敞开心扉。”

也是。

所以,恰好都认识那位学长,才有了连接彼此的“桥梁”吗?

罗茜接下来的话,与我想的差不多。

当时,她和戴莎次“认识”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聊到那位学长,也就知道戴莎在出事后不久和奥文赶往月铃镇,但除了部分遗物后没有获得其他关键信息。

而察觉到戴莎的失落与忧伤后,罗茜也没再继续追问下去。

事实上,在之后两人的相处与交流中,都如默契般避开那个话题,就像任凭时间的风沙渐渐淹没部分记忆。

尽管,我感觉得到,愈变得坚强且坚韧的戴莎,继承某种志向与信念后,仍在寻找当年事件的真相,也会在十年后,因为一些奇特的“巧合迹象”而想起那人……呃。

罗茜呢?

或许……她也有类似的心境!

虽然“只是”几个月的短时间相处,但也许给她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之后就成了朋友。嗯,当时我是这么觉得的。”罗茜接着回忆起后来与戴莎的相处时光:“我那时开始有了创作的念头,奇奇怪怪的想法比较多,与戴莎交谈过几次后,现法学专业的她逻辑好、知识面又广,于是接下来的几个月就常有打扰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是否给她造成一些困扰呢?而本来总是一脸低沉的她渐渐有了别的神色,比如‘不耐烦’和‘无奈’之类……嘿!”

啊,这……

但不管怎么说,相较一潭死水,有“变化”的微波起伏总归是好事,对吗?

只是,看着罗茜的同时,却有种把她的音容与某位“未来调查记者”重叠的错觉……

咳,当然,这两位学姐可不一样!

“那……从什么时候起,戴莎学姐恢复了笑容呢?”我轻着声问。

“如果说是‘再次’有了笑容,那是10月以后的事。”罗茜说:“就是大校庆之后。”

“咦,十年前的大校庆吗?”我想起一些听闻,转而看向罗茜:“后来……戴莎学姐参与了语言文学系的话剧节目,是吗?比如剧本创作等。一定是因为有了共同的活动与目标,才使得她走出阴霾,真是太好了。”

我想起戴莎之前说过,因为“那一年的法学系和节目都很无趣”,她“不喜欢”,于是也就“没有参与”,反而加入罗茜所在的话剧组。

当时还觉得很奇怪,怎么戴莎会认识语言文学系的人并参与节目创作,现在听到罗茜讲起一些往事,也就大致理解了。

或许,也只有罗茜这样阳光的性格和热情,再加上一点点“主动性”与“不懈”坚持,才能将当时的戴莎拖出心灵泥潭。

“嗯,共同努力是真的。一开始,当我邀请她参与语言文学系的节目时,她就像听到什么天方夜谭一样,表情有趣极了……嘿。”罗茜笑了下,接着说:“后来,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她才答应帮忙做个类似于顾问的角色。然后呢……就慢慢开始参与剧本创作啦。真好,幸亏有她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