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
p;直播里老先生身边有些细微的声音,应该是有人帮他找那条弹幕的链接。
屏幕里老先生拿了一副老花镜,认真仔细地看了一会图片。
“咦?这两个粉色的小娃娃我好像只在朋友圈了发过。”
老先生说着还抬头问屏幕外的人,大概是问身边的助理。
初辛耳根微红,也没心思再看弹幕。
老先生又继续说:“大概是我认识的人,做的不错,很有灵气,就是手法稚嫩了些。”
老先生当着众多网友细细点评一番,屏幕外的初辛受益匪浅。
老先生下播之后,初辛根据老先生的点评,找出自己保存的图片,用软陶又重新做了一遍。
下播之后的老先生又细细看了一会图片中的橡皮泥小人,随后将图片发到名为‘泥塑一家亲’的微信群中。
生为泥塑人-何:这是谁收的小徒弟?是个不错的苗子。别藏着掖着!
陈老汉:老何做人最重要的是真诚,你想秀就秀,这明显是模仿你做的,不是你徒弟?
王荷花:嗯,虽然还不成熟,但很有神韵,确实是好苗子。
……
群里一共七个人,年纪相仿,年轻时便一起学泥塑,如今分散在天南海北,学会用微信之后,关系似又回到年轻时那般。
七人吵了一番,没一个人认领。
老先生吹胡子瞪眼:“我看这些人能藏到什么时候,下个月的安城泥塑交流会,还不是要亮相?”
身为老先生的徒弟,陶老板心气比起师父平和许多:“不管是哪位师叔的徒弟,能传扬泥塑总是好的。”
老先生一想也是这个理,便也不再纠结。
随后聊起别的:“好久没看到小陶了,他去哪了?”小陶是陶老板的儿子。
陶老板:“说是去拍戏了,大概月底回来。”
老先生笑着说:
“小陶这孩子不错,我这老头也爱看他演得那些电视剧。
“这孩子脑子灵活,用这什么直播的法子,让更多人喜欢老祖宗传下来的泥塑。”
两人聊一会,又说猜起捏橡皮泥的人到底是谁徒弟?
初辛根据老先生的点评,重新捏的时候发现很多细节部分,而这些细节往往也是影响人物神韵的地方。
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晚饭时间门,小团子下楼之后没看到初辛有些奇怪。
“吴奶奶,粑粑出门了?”
吴妈将饭菜摆好:“先生在那边的储藏室里。”
小团子顺着吴妈指的方向走了过去。
房门并未关紧,小团子探出小脑袋:“粑粑?”
“小钰,你怎么过来了?”
小团子跑到初辛身边,身后还跟着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