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崖山期间,宋人复国希望热切,大肆操练士兵,制造兵器、战舰。
为了收复河山,各地自发组织义军二十多万,分兵屯守在崖山区域。
而这些义军,大部分被安顿在舟船中。
他们所需的粮食,只能由人从陆地供给。
可惜,义军虽多,却没有遇到一个擅长统筹的将领。
当时有人建议将领张世杰,如果元军用战船把出海口堵住,宋军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所以,应该先占据出海口,在出海口迎敌。
但张世杰不久前经历了焦山惨败,对于元军有些畏惧。
手里明明有二十万的优势兵力,但他却主动放弃入海口。
他命令部下,把积攒的上千艘战船相互之间用大索连接。
四周,建起高高的木栅,结成水寨方阵。
皇帝和大臣陆秀夫的龙船,居于方阵之中,受大军保护。
其实,将领张世杰对胜利希望不大,只希望能拖延一些时日。
不光是他。
一路上,不断的漂泊流离,很多人早就丧失了斗志。
所以,他们并没有长远打算。
而是希望,胜则再行谋国,败则一举殉国。
以结束这屈辱的生活。
天不遂人愿。
元军张弘范,带着水军很快赶到崖山。
他一来便命部下占领崖山的入海口。
又命令部下,从北面防止宋军逃跑。
接着,陆上淡水水源和粮道也全部被切断,海上庞大的水寨方阵立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半个月的防御战,将士们只能被动挨打。
饿了,吃干粮。
渴了,饮海水。
但是海水又苦又咸,士兵们呕吐不止,身体虚弱,疲惫不堪。
几乎没什么战斗力!
元军跳上宋船后,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宋军大溃,很多人被迫跳船。
兵荒马乱中,文人丞相陆秀夫绝望了。
为了皇帝不被俘虏,为了气节!
他做出了一个名留青史,也是令后世文人敬仰万分的举动。
他逼着自己的妻儿跳海,自己则是背着幼主,跳海殉国!
但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