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上回落这的围巾我给你一块寄过去了,你收到没有啊?”
“刚收到一大包吃的,围巾估计很快就能收到了,奶奶您寄的东西都特别好吃,就今中午我家做了你寄过来的红肠,味道太香了。”
沈莹这话可不是恭维,红肠也是有肉的,那煮出来味道能不香啊?
“哈哈哈,你喜欢就好,家里还有,你爱吃我还给你寄。”
“别别别,您别寄了。”沈莹忙不迭拒绝对方的热情。
“咋的了?不是说好吃吗?”穆老师接着道:“你敞开吃,我这好多呢,我儿子寄回来的,就是霍宣爸爸寄回来的,他那边的土特产,管够!”
“不是,奶奶我不是这意思。”怎么说呢,老太太忒热情,搞得沈莹都不知道咋接话了。
想了想,沈莹才想到一个借口:”奶奶,我这不是客气,我刚还没来得及和您说,我可能过不了多久还得去京市,红肠我想吃到时候去您家里吃不是更好?”
“哎哟,你要来京市啊?啥时候过来,我这退休在家没啥事儿,回头你到了我去火车站接你啊。”
“不弄不用,我这还没确定什么时候过去呢。”
“这样啊,那到时候你来一定得告诉我啊!”穆老师就喜欢可可爱爱漂漂亮亮的小姑娘,贴心小棉袄啊。
“好的,等我去了京市肯定会去打扰您,到时候您可不要嫌弃我啊。”沈莹哄人的时候语气会有一种南方人特有的撒娇味儿,这种语气听起来让人心都要化了啊。
“不打扰,打扰什么啊,我家里就我一个退休的老太婆,你能来陪我说说话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我啊,就想要一个软软嫩嫩的小孙女,可惜了没这福分啊,我家霍宣你知道吧你们都认识,那你也肯定知道他那人整天就板着一张脸,让他陪我说说话,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我啊找他唠嗑还还不如我自己种种花来的舒服呢。”
吐槽起孙子来穆老师可就有话说了,要不是顾忌着长途电话费贵的话,老太太能拉着沈莹唠个两小时。
也就说了分钟,穆老师盯着时间,然后说下回沈莹来京市一定得过来大院儿陪她说说话。
老太太实在是太热情了,这边沈莹是在大队部打的电话。
打完了电话,按照沈莹意思是想给电话费,但是村支书在这儿死活不愿意收,村里谁没个有事儿的时候,借个电话啥的平时都有,谁还收电话费啊。
再说了沈莹现在是村里的名人,市领导都过来找她呢,将来还是大学生要到大城市读书的那种,将来沈莹要是能记得他们村子,有什么好事儿想着村里,那可就巴不得了。
沈莹可不知道村支书心里那些小心思,既然人家不要钱那沈莹就挥挥手回家了。
中午吃红肠,下午吃大骨头炖汤搭配穆老师送过来的海带,炖汤出来味道那是一绝。
二十四,小年夜。
趁着过小年这天沈家也准备带上东西去县城过年了。
当然了,老爷子作为村长可不能一走就是几天,村子里有事儿咋整?所以老爷子打算等三十儿那天那天早上再去县城。
老爷子不走,老太太也就陪着一块留下了,老两口一块过了半辈子,分开反而还会不习惯。
知道今儿个沈莹他们一家子要去县城,方宁一大清早就过来接人了,怕东西太多方宁还特意花钱租了一个三轮车过来。
还别说东西不少呢,仅仅是沈莹的书就有两个箱子,还有一些年货啥的都不用买,家里有就带过去了,还有衣服什么的也得带。
这么一收拾方宁叫个三轮车来还真是有先见之明,要不这么多东西还得让村里拖拉机专门跑一趟了。
东西全都放上车,人也都上去就剩这老两口站在院门口,目送三轮车离开。
坐在车上,方宁怀里抱着儿子,看着对面坐着的沈莹,目光扫过她那张漂亮的小脸,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
“沈莹,你到了县城别乱走,要出门也得说一声啊。”方宁语气慎重。
听到二伯母这话,沈莹抬头看过去,微微皱眉问了一声:“怎么了?是不是县城最近出什么事了?”
“可不是嘛,最近县城不见了一个小姑娘,年纪也就十几岁,就前两天的事儿,那姑娘家里人到处都没找到人呢,那寻人启事县城贴了不少,就是没找到人。”方宁开口说起来这事儿,还特别叮嘱一句:“你二伯说了,可能是快过年了有人贩子,你长得好看可别被那些天杀的人贩子盯上。”
沈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蛋,若有所思。
“那闺女你可别随便出门,你这张脸太容易被盯上了,这些人贩子就应该千刀万剐,生个闺女养大容易么,说拐就拐了啊!”王兰花担心瞅了瞅闺女,提到人贩子的时候恨不得把人揍一顿。
”最近要过年了,来来往往的外地人也多,咱们这小县城如今最是好下手,可得担心。”方宁可不是空穴来风,这几年每年过年的时候那乱着呢,丢姑娘的,丢孩子的那都有。
听说人贩子把姑娘卖给山沟沟里的老男人做媳妇儿,到了那地方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孩子就更好拐了,用糖哄的,直接抱走的,一不留神孩子就不见了,人贩子拐了孩子都卖给那些不能生的家庭,听着就让人害怕。
沈莹听到老娘和二伯母愤愤不平骂着人贩子也是没辙,这年头不像是后世,到处都有监控,孩子丢了还有可能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