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 > 第55章(第1页)

第55章(第1页)

正文&ldo;华盛顿神话&rdo;在中国的悲欢际遇(2)

2010-3-199:47:34本章字数:1365

如果你遭了殃,你还能同凶手握手言欢,那么你便不配被称为丈夫、父亲、朋友和情人,并且不管你这一辈子的地位和头衔如何,你都是个胆小鬼和马屁精!

战争期间很多民兵的口袋里都藏着他宣传独立自由的战斗檄文《常识》一书,这本小册子广泛流传,在只有二百五十多万人口的北美殖民地很快发行了五十万册,而作为作者的潘恩却分文不取,清贫依旧,他拒绝领取任何稿费和版税,只为了这本书能低价印发,让并不富裕的人们广泛购买阅读。华盛顿后来回忆说:&ldo;《常识》使得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独立和自由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沸腾起来,我们不能屈服作奴隶,不能任人压迫和宰割,我们决心与这样一个不公正和不道德的国家断绝一切关系。&rdo;

而在中国,却远非如此。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已进入&ldo;日之将夕,悲风骤至&rdo;的末世,风雨飘摇的中华帝国,是被资本主义的炮舰强行轰开国门的,变革之路一开始就充满无奈和妥协。从维新派、洋务派,直至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他们对近代中国种种现实困境的探索与分析,更多体现的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境理想和观念方式,即&ldo;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do;。他们柏拉图般的愿境虽然无比美好,但总是与现实相距那么遥远;他们虽然满怀希望地仰望星空,却没有看到自己正身处黑暗的阴沟。

辛亥革命不久,孙中山应邀回国,组织临时政府,途经巴黎时他满怀希望地告诉记者:&ldo;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都皆不宜于中国。&rdo;面对蒙昧状态中的国民,孙中山大声疾呼:&ldo;民主政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前讲过了的,用四万万人来做皇帝!&rdo;他迫切地憧憬中国出现人人参政的&ldo;全民政治&rdo;局面,恨不能将全体人民直接扶上民主政治的&ldo;快马&rdo;。为了启蒙民众,他用最有鼓动性的语言,信誓旦旦地向国人宣讲:实行民主政治,并不需要普通人具有多么专业和高深的政治知识。关键是我们要搞好政治制度的设计,使一般人民能够很方便地运用就行了。他把政治分为政权和治权,惟恐一般人不了解这个政权与治权也就是&ldo;权能分开&rdo;的原理,他还以阿斗和诸葛亮为例子说明:

诸葛亮是有能没有权的,阿斗是有权没有能的。阿斗虽然没有能,但是把什么政事都付托给诸葛亮去做;诸葛亮很有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用诸葛亮和阿斗两个人比较,我们便知道权和能的分别。

因此他说,在民主政治下,我们全国人民就都是皇帝,个个都是阿斗。

如果政府是好的,人民便把他当做诸葛亮,把国家的全权都交到他们;如果政府是不好的,人民便可以实行皇帝的职权,罢免他们,收回国家的大权。

--孙中山《三民主义》

针对有人说中国发展不够、人民民智低下,不能行民主政治。孙中山先生说,&ldo;袁世凯之流,必以中国人民知识程度如此,必不能共和,曲学之士亦曰,非专制不可,呜呼!牛也尚能教之耕,马也尚能教之乘,而况人乎!&rdo;(孙中山:《建国方略》)

在他看来,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并不那么遥远和困难:&ldo;我们先知先觉的人,便应该先来造好这种机器,做一个很便利的放水掣,做一个很安全的节电钮,只要普通人一转手之劳,就可以用它。&rdo;(《三民主义》)

正文&ldo;华盛顿神话&rdo;在中国的悲欢际遇(3)

2010-3-199:47:35本章字数:1657

孙中山显然过早地乐观了。这些乌托邦似的美好愿望,至少在他有生之年是无法兑现的。所谓&ldo;百足之虫,死而不僵&rdo;,他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几千年传承的政治结构对于器物更新、制度创新支配的顽强和有力。自秦汉以来就实行专制独裁制度非常牢固,它建立在根深蒂固的观念基础上,有长期积累的历史传统和难以逾越的民间权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ldo;礼&rdo;是天地人间的权威,只强调个人对统治者的责任和义务,而几近于无地提到权利。在缺乏民主意识的政治文化土壤中,近代的政治家即便具有较高的民主素质,他们面对犹如&ldo;一盘散沙&rdo;般仍带有浓厚小农意识的广大民众却只能显得&ldo;曲高和寡&rdo;,缺乏起码的民众认同与社会响应。

§华盛顿为何拒绝当国王

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可谓洞若观火。在他笔下,民主共和观念没有触及到地主赵七爷身上,他将长辫盘于头顶,期待着皇帝再坐龙廷。革命的观念甚至也没有深入贫苦群众的心中,例如阿q、闰土、华老栓等,以致于阿q认为革命不过和历朝历代一样,就是打打杀杀,分钱抢女人而已。正如陈独秀所言,&ldo;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出君主专制臭味&rdo;。连作为&ldo;社会良心&rdo;的读书人,到了民国也惟恐天下不乱,因为小朝廷越多,他们东投西靠作官的机会也越多--就像战国时代的苏秦张仪之流可以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六国之间。知识阶级不但不能制止军阀作乱,反而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这个社会变革的希望可想而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