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红楼之琮来不救世 > 第142章(第1页)

第142章(第1页)

贾政纵奴再次印证了其迂腐不知变通,无才无能驭下手段为零的性子,说是纵不过是被奴才欺上瞒下而已。被个奴才耍得团团转,让霍家琮看清了贾政那就是个靠女人的货色。

第一靠贾母,若是没有贾母的偏心,他别说荣禧堂了,就是荣国府都没资格住。第二靠王夫人,若不是王夫人敛财有方,虽然是歪门邪道的方,但是依着贾政清高的模样,别说清客了,连孩子都养不起。

最后一个自然靠的是女儿了,若不是贾元春,贾政这辈子都别想升官了。不过升官不代表是恩宠,更有可能是圈套,这不被奴才连累的只能回家过年了,没了贾元春是甭想官复原职了。

&ldo;只恨身小不成行。&rdo;徒祐看到被霍家琮画横线的几个字,脸上生出一抹郁色。

&ldo;这场战争没完。&rdo;霍家琮拍拍徒祐的肩膀,&ldo;你应该很清楚和亲的用意。&rdo;

&ldo;我知道,只是没想到荣国府死了个女儿,就立刻再卖一个。&rdo;徒祐对着探春两个字撇撇嘴,&ldo;壬十一可是说过贾家三姑娘本是要许给海疆的一个周姓的总兵之子。&rdo;

和亲不过是为了稳定中缅的关系,内忧还没解决,外患能避就避。西北东北就够皇帝头疼的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对日本和缅甸与沙俄的态度不能太明确,井水不犯河水刚刚好。

&ldo;贾家三姑娘可是以郡主的名义出嫁的。&rdo;霍家琮在探春下面又写了周贵妃三个字,寓意很明确,&ldo;皇帝是不会让周家和贾家联姻的。&rdo;周贵妃可是出自周家的。

南安郡王打了败仗不说,在南安郡王妃的哭啼下,连女儿也没舍得送一个。刚好贾家死了女儿同皇家断了联系,就算南安郡王不是徒家人,那也是个皇亲国戚,能同皇亲国戚联系上,贾母乐得送个孙女出去,也有助于四王八公更团结。

&ldo;可惜了,早晚还是要有一战的。&rdo;徒祐不是徒祥,他对荣国府的态度是很客观的,他对被贾宝玉败了名声的三春还是有丝同情的。

当然这份同情并不强烈,很多人都会说诛九族是不是太过了,犯罪的又不是其他的族人。可贪赃枉法后得来的东西哪个族人没用,说养在深闺的女儿们何其无辜,那她们的锦衣玉食又从何而来,享受了什么就要还什么,很公平不是吗?

&ldo;那是你就可以上马征战了。&rdo;霍家琮想到宁荣两府被抄的声势,再次为自己诈死点个赞。上镣铐、坐囚车、穿囚衣,流放三千里这样的罪他是不会受的,既然不想受他势必会鱼死网破,然后作为通缉犯浪迹天涯,哪有现在诈死后的生活舒坦。

&ldo;你也少不了的。&rdo;徒祐可是看到过霍宅地下室的训练场,虽然霍家琮出手的机会很少,但是不妨碍徒祐对霍家琮武力值的评估。

&ldo;报酬呢?&rdo;霍家琮指指宁荣二字,这两家可抄出了不少的好东西。尽管荣国府舍了探春去和亲,但是罪名却是抹不掉的,元妃的薨逝让荣宁两府再无靠山。

首先是贾政的纰漏,粮道衙门是管粮食的,民呢有以食为天,天家呢还要水行舟,这是罪责之一。其次是贾赦的恃强凌弱,为了几把古扇逼死了人命,经手的贾琏也被押了起来。

而贾琏的罪名倒是王熙凤亲手坐实的,就是那个国孝期间停妻再娶。当然王熙凤也没得了好,还有王夫人也一样,印子钱,包揽讼词了,逼死的人命也是要偿的。

宁国府就更污糟了,那焦大说得扒灰什么的,是最大的罪名。秦可卿再怎么样也是流落在外的皇家人,这个仇不能正大光明的报,那就暗地里收拾好啦。还有贾珍引诱世家子弟赌博,逼良为妾,因其不从便凌逼致死,就是贾琏的停妻再娶也有贾珍的份。

荣宁两府被抄家的那天,老百姓是手舞足蹈,他们才不去管两府的主子们有没有做过这些事,他们只知道欺压他们的出自这两府。当时被请上囚车的几位受到了老百姓热烈的欢迎,叫骂声,石头划过空气的声音,还有口腔分泌物。

尤其是在听说从两府里查抄出来的金银财宝,房产地契后,全民激愤了,还有不少拿着印子钱凭证的喊冤。不过抄出的这些银钱霍家琮都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荣宁两府国公的私藏,两个国公爷可是打过仗的,手中必定有不少极品刀剑。

这个时代的热武器太落后,他还不想浪费空间了的枪炮。空间里的枪炮用一个少一个,尤其是肩扛式火箭炮,绝对不能浪费。正好徒祐提了要求,他便顺水推舟的要个报酬。

&ldo;报酬?&rdo;徒祐目瞪口呆的看着霍家琮理所当然的表情,&ldo;保家卫国是责任。&rdo;他都没想过向皇帝四哥要报酬,要不去试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