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刚到正午,老太太和宝钗正要端起碗筷,玉喜跑进来说老爷回来了。
老太太很惊讶:“怎么这会儿回来?用过饭没?你快去多准备一副碗筷,再让厨房添几个菜。”
宝钗的月子营养餐都是软烂可口的食物,也适合老人家吃,再加上老太太时刻都想看着自己的大孙子,于是连午饭也让丫头摆到产房里,陪着宝钗一起用。
既然老爷回来了,总不能让他也到产房来吃饭,宝钗连忙吩咐莺儿:“你快去,看看老爷想在哪里用饭,快去伺候着。”
话音刚落,贾雨村就大步流星地进来了。
他已经脱了官袍,在书房里匆忙换上一件杏色薄袍子,腰间束着玉色腰带,整个人意气风发,目光炯炯有神。
宝钗不方便起身,老太太急忙迎上去,含笑问他:“还没用饭吧?我已经让丫头去加菜了,你想在哪里用?”
宝钗吃饭是丫头在床上放一张小炕桌,老太太则是在屋子中央的另一张饭桌上。贾雨村看了一眼老太太的饭桌,点头道:“别搬来搬去的了,在这里就好。”
老太太只当他是饿急了,忙喊玉喜把碗筷拿进来。
贾雨村走到床前,盯着呼呼大睡的儿子看,贾朝虽然还没满月,在宝钗丰沛的乳|汁的滋养下长得白白胖胖,褪去那层红皮后,十分可爱。
他轻轻揉了揉儿子的脸蛋,目光里饱含着父爱。
碗筷摆好,老太太招呼他:“你快过来坐着,也让宝钗赶紧用饭,免得一会儿冷了。”
贾雨村抬起头,看了看宝钗面前的小炕桌,上面菜色丰富,有鸡汤有鱼有肉,他柔声道:“你多吃些,我去那边和娘坐着。”
于是,一家人就这么在产房里分了两处各自用饭。
饭后,贾雨村才提起他要出差的事,老太太心里有些慌,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像没有主心骨似的。
贾雨村也有些犯难:“按理说,宝钗还在坐月子,我不该这时候出远门的,只是皇上下的令,哪里有我反驳的余地。”
“这倒也是。”老太太神情低落,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儿子一走,家里就只剩下老弱妇孺了。
宝钗倒想得开,安慰道:“你只管去,路上小心,别担心家里,还有我哥哥呢,要不然把我娘接过来住着。你在外头事事当心,我们等你回来。”
老太太闻言心里稍松:“对,还有亲家太太。”
贾雨村:“一会儿我亲自去岳母家说一声,又要劳烦岳母和大哥了。”
“都是一家人,你这么客气,我娘会不高兴的。”宝钗摆摆手,“外头晒,派个下人去说一声就行了,等下我让丫头给你收拾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