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算计自己亡兄的儿子,还真是兄弟情深啊!
武曌讽刺地冷笑。
可是,话说回来,她又何尝没算计过自己的儿子?
母子情深吗?不过如此!
天家凉薄,从来只有权力利益之争,何来的情深?
武曌的食指轻轻敲击着书案,像是和着脑子里的某个调子。
有节奏的敲击声飘入李旦的耳朵,使得他的心脏都不由得随着那个节奏跳动起来。
他的母亲,早已经掌控了,他所有的节奏。
李旦不敢说话,心里面反反复复盘算着,自己刚才是不是哪句话说错了。
“燕王身为亲王,这般行径,确实是不很妥当。”武曌慢悠悠地道。
李旦连忙称是,目光期待地盯着武曌——
他满心等着他的母亲,对李隆基下更大的惩罚。
比如褫夺亲王尊号,比如贬为庶民,比如赶出京城……
李旦已经隐约看到值得期待的前景了。
武曌不急不慌地看着下面的自己的儿子。
这副表情,已经要忍不住眉飞色舞了吧?
她心里冷哼一声:这就是那些个臣子们看好的帝王!这就是他们口中的那个仁儒宽厚的陛下!
就算是她自己的儿子,她也只看到了虚伪做作,而不是什么饱学明礼!
武曌宁可看到她的儿子是胆敢与她分庭抗礼、胆敢忤逆她的,那样的话,就算她的儿子最终败给了她,至少还能收获她的敬意。
而不是如李旦这般,胆小懦弱、内心阴暗,还要强装出一副君子做派!
无论心中作何想法,武曌表面上都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厌恶反感之色。
在李旦满目期待,恨不得她立刻下达对李隆基最重的惩罚的时候,武曌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个慈祥的表情。
李旦心里咯噔一声——
他听到自己的母亲说:“几岁的孩子,做出这种事来,虽说少了些考量,但其勇气、胆识可嘉!”
李旦的脸都白了。
他有一种很不好、非常不好的预感。
武曌似乎根本就没注意到他几乎就要颓然下去的身体。
她缓缓又道:“朕倒是觉得,大郎这般,有些昔年太宗皇帝的勇武之气!实在是难得啊!”
太宗皇帝是先帝高宗之父,当年曾经辅助高祖皇帝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为高祖皇帝开创大唐基业立下了不世之功。
把一个几岁的孩童无视宫规任性纵马的行径,同有开国之功的太宗皇帝相比,这心简直偏到了天边去。
有那么一瞬间,李旦突然就明白母亲为什么非要把李隆基过继到自己名下了——
所以,母亲的心里,还是认定这大唐江山该属于兄长李弘的?
所以,即使李弘早逝,身后被追封为皇帝,母亲还是觉得不足,非得把李弘的儿子,也推上那个位置,才甘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