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东宫。
杨素缓缓的走到了书房前,伸头向内望去。
“什么人?”声音从房内传出,杨素站了出来,恰好看到李成建正坐在正中,杨素立刻躬身拜道:“杨素参见太子殿下。”
“杨素?”李成建仿佛是想起了这个太子舍人。
“杨素,有什么事情么?”李成建开口问道。
“殿下,臣最近听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据说泰山之上天降祥瑞,一只巨龙降落在泰山之巅,化为一龙石。”杨素缓缓说道。
“民间传言而已,不足为信。”李成建摇了摇头,有些不耐烦的继续看桌子上的公文。
“殿下说的是,只是臣还听说一事,朝中有大臣准备向陛下提议出巡,前往泰山封禅。”杨素接着说道。
“封禅?”李成建马上抬起头来,泰山封禅可是一件大事。
自秦始皇以来,历史上一共有九十多位皇帝前往泰山,但封禅的却寥寥无几,所谓“封”,就是拜天,“禅”就是祭地,算得上是古代帝王祈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的最高典礼,自秦始皇到宋真宗,一共有六位皇帝十次封禅泰山。每次封禅都极其铺张,声势浩大。
“出巡泰山么?父皇贵为九五之尊,怎么能够轻易离开皇宫,离开洛阳。更何况还是泰山那么远的地方,这一去一来一回,少说也要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李成建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思考当中。
“太子殿下,臣以为陛下出游对殿下您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杨素接着说道。
“好事?说来听听。”李成建终于提起了些许兴趣。
杨素清了清嗓子,而后接着说道:“若是陛下出游的话,定然会让殿下坐镇洛阳,到时候这洛阳城乃至我大雍朝的大小事务全都会由殿下您来掌管。”
“恩。”李成建脸上浮现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事实也如同杨素所说,正如杨素所说,一旦皇帝李仁出游,那身为太子的李成建自然会留在洛阳掌握朝廷大权,恰好可以趁此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将宁侯一系的官员清洗一番。
仔细的看了看杨素,李成建陷入了沉思。
“太子殿下,杨素用此言论蛊惑殿下,居心叵测”司徒茂的声音从门外响起,随后只见司徒茂大跨步的走了进来。
司徒茂望了杨素一眼,随后开口说道:“殿下,不久之前突厥人还曾经进犯我中原,民间前朝余党至今仍在兴风作浪,这外面可不太平,若是陛下出游离开洛阳的话,万一遇到不测,我大雍江山危矣”
“若是陛下遭遇不测,太子殿下恰好可以登基为帝”杨素马上说道。
“说的容易,杨素,你以为宁侯会眼睁睁的看着太子殿下顺利登基么?”司徒茂话音一顿,接着说道:“宁侯在朝中党羽众多,若是现在陛下遭到不测,宁侯定然会发难,那时候轻则动乱朝堂,重则会使我大雍朝再起刀兵,黎明百姓惨遭荼毒。”
司徒茂一番话虽然是信誓旦旦,但说到底还是对李成建没有自信。李成建被立为太子才刚刚一年,论及朝中的势力还不如宁侯李梦,要知道李梦为了收买朝中官员可是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这不是李成建一年能够弥补过来的。如果现在这个适合皇帝李仁身遭不测,哪怕李成建是太子,如果满朝文武都支持李梦而不支持李成建,皇帝之位也未必会落在李成建的头上,李梦在朝中的势力是李成建无法相比的。
杨素上前一步,轻声说道:“殿下,如果宁侯陪同陛下一起出巡,那便无须担心此事了。宁侯不在洛阳,朝中宁侯一系人马群龙无首,殿下便可借此机会整顿朝纲。而且宁侯陪同一起出游,万一陛下遇到不测,那便是宁侯护驾不力,殿下可以此来治罪宁侯。”
“好计”李成建不由自主的轻叹一声,杨素所说的办法非常的可行。
仔细的望了望杨素,李成建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继承太子大位一年多的时间里,李成建与司徒茂曾经多次商讨过该怎么清除调李梦在朝中的势力,不过司徒茂所给出的方法就是等到李梦被外方为藩王,一切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但如今李成建仔细的想一想,杨素所说的法子好像更快捷一些。
“杨素,从明天起,你便来议事吧”李成建挥了挥手,示意司徒茂不要再插嘴,起身向内堂走去。
……
宁侯府。
萧远山一瘸一拐的走进了房内,来到李梦跟前,轻声说道:“侯爷,杨素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太子对陛下出巡一事非常动意。而且太子已经开始信任起杨素,准许让杨素参与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