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情见得多了。希望沈约看了《春秋》和《史记》以后能明白,太史公在史记里说得再明白不过。
温幼仪缓缓转身,目视着已空无一人的前院,久久的叹息。
萧浩昌得了今年建康春射第一名,喜不自胜。因得知姚思谦闭府不出,便将礼物送到姚府,又额外地给温幼仪也送了一份。
陈妪趁着萧菁芬看到侄儿的礼物高兴便和她商量,“娘子,现在小郎也大了,到了请老师的年龄,不如回建康请郎主给小郎请个老师。”
萧菁芬微微沉吟,却没有说话。
她现在突然不想回建康了,总觉得那里像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想将她和孩子们一口吞下。
可是她又寻不出来反驳陈妪的道理,就只能默然不语。
“女郎也大了,眼瞅着都十一了,总不能一直呆在城外吧?”陈妪苦口婆心的劝她。
别家的女郎,在八九岁时就由娘亲领着出入于各种宴会,就是盼着能有人常识,定下一门好亲事。可是萧菁芬这两年断断续续地病着,所有的宴会都不参加。
谢氏一开始还会来请温幼仪和萧若眉一道参加,可是温幼仪总是以萧菁芬身体为由拒绝。
眼看着求娶萧若眉的媒人一个个的快把萧府门槛踏破了,可温幼仪却无人前来求娶,陈妪急得团团转。不仅她急,桑妪几人也是急,催了陈妪几次,求她在萧菁芬面前提一提。
萧菁芬果然意动,踌躇了起来。女儿过了十三岁若是还无人来求娶,以后就只能去寻年纪大的人了。就像温娴,十九岁时嫁给了快三十岁的孟修仁。
可是,又哪里敢保证温幼仪将来要找的人像孟修仁待温娴那般?
萧菁芬就和温幼仪商量着回建康的事。
温幼仪很高兴!她觉得萧菁芬终于肯放下心中的大石了。至于是在建康还是在城外生活,她觉得没什么分别。只要一家人安安稳稳地没有灾祸,就是上天对她最好的回报。
于是,五月端午前夕,萧菁芬领着一双儿女回到了建康。
王氏一把搂住了萧菁芬,哭得肝肠寸断。
谢婉站在一旁,掏出帕子抹眼泪。
小姑终于回来了--
这个回来,不是指人回来了,而是指萧菁芬的心。
她终于活过来了!
“太好了,我整日忙中馈忙得焦头烂额,可是眉儿又帮不了我多少,如今小姑回来了,终于找到个能分担的人。”谢婉擦干净了泪水,哽咽着道。
“嫂子说哪里话来?我是出门子的姑子,岂能再管娘家的中馈?嫂子这是把我架到火上烤呢。”
萧菁芬的笑容灿烂,脸色安祥。
可是不知为什么,王氏的泪水却又扑簌簌地落了下来。
知道萧菁芬回府,王僧达的妻子刘氏来访。
“……这都一个多月了,怎不见谪仙出来走动?”刘氏说了半晌的话,终于把话题扯到了姚思谦身上。
--
--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