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存,当不断改变,为了改变,当不断学习,为了学习,当保持相等的好奇……无论是剑技迅捷的女武神,还是躲藏起来的仿人魔术造物,都已经被细致分析了数据资料,情报从使用者视角仔细研究了几遍。
因此动用本体有限的产能,复制出多个女武神的仿造品,派出去拖延时间。名为“铃木友纪”的特殊个体,则具备另外一种特殊性——
存在即否定,因为铃木友纪存在,那些可能性都不可能发生。
oRt“看”到了那些被否定世界线的可能性,在那里找不到名为“铃木友纪”的个体,却因为他不存在,出现了同样特殊的多个个体,彼此间明明不是同一人,没有血缘关系,却因为因果的互斥联系起来。
如此特殊的现象让oRt在分析之余,选择复制出来使用,做成临时用的守卫,看看实际差别。
当然不指望复制出来的产物发挥作用,只是复制出来的持盾少女又关联了一个特别的英灵,oRt进一步解析,顺藤摸瓜得到了更多在未曾得到过的有趣情报。
假设存在这名“持盾少女”,又能产生很多特殊个体。
从他们身上,oRt通过大量数据的对比,进一步理解了“人理”、“拯救”、“守护”之类抽象概念,加之从冠位从者美尼斯身上得到的“英灵座”“冠位从者”等等情报。它有些明白自己究竟被哪些势力围剿,以及这些“小爬虫”为何不怕死地阻碍自己。
不是不怕死,而是死亡优先级后置了。
在完全获取分离长久岁月的另一半身前,它无法发挥出全部力量,但有充足的时间再做一些小实验,了解更多它不理解的疑问。与分离的蜘蛛部分不同,它没有偏向的喜好,不会因为反复解析“爱”上研究情报。
一切只为了生存。他者的优点当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生存性能,包括充当武器库的蜘蛛部分,也是它在宇宙间活动中解析复制出来的改进手段。
那部分残存的意识还在负隅顽抗,但最终还是会消亡,错误产生的运行程序没有必要存在。
不只是在白垩骑士面前放置了这个世界不存在的“持盾少女”,oRt还在隐藏起来的铃木友纪面前放置了一体。实验就是要对照,测试不同极端情况下的变化。
究竟哪一种生存方式更优秀?
“持盾少女”由多只微型oRt连接组合而成,没有具体面容,全身也是流淌着液态银色金属的怪异姿态,包括拟态的大盾。普通从者灵基的强度,即便是最佳的防御性能,也会被愤怒的白垩骑士空手击穿,想靠这招实战必须动用本体的复制能力。
不过对于靠卢恩符文隐身的铃木友纪,眼前慢慢走来的不明持盾少女具备威胁性。
对方靠近到大约10米距离停下来,扭动金属头部左右一晃,而后精确锁定铃木友纪的站位,没有面容的头部正对着铃木友纪。
铃木友纪此时想到对方与自己使用宝石Alter化的女性姿态很像,如果撇开造型特别的十字大盾,站在后面的持盾少女要是换上长发或许就……
猜想之际,对方等待两秒后先出手了。“持盾少女”推动大盾正面撞来,看似柔弱的身躯推动大盾作为武器却有模有样,甚至在打中铃木友纪前故意减速,给了铃木友纪反应时间避开。
慌乱中侧身往左闪开,铃木友纪原本预感自己右臂会被砸中,但对方像是故意延迟了半秒,自己只是没站稳摔倒在左手边。
已经被识破的卢恩符文也因为铃木友纪移动失效,周围一批微型oRt立刻扭头看向了他,但又马上恢复了自动巡逻状态。
此时要消灭铃木友纪很容易,但如此特殊的个体不好好研究一番就消灭,过于浪费了。
oRt对铃木友纪进一步细致解析,发觉对方与常人不同,类似一份压缩文件,还能解读出不属于这条世界线的关联情报。对于人类,它没有研究兴趣,但涉及其他世界线,兴许能以此为媒介主动前往那些被否决的世界线。
所谓生存,oRt与别人的认知存在差别。
静待铃木友纪站起来,“持盾少女”伸手指了下铃木友纪背负的弓和腿上绑着的短刀,而后指了下自己。
像是鼓励铃木友纪攻击自己。
当然这种情况铃木友纪遇到多次了,明白贸然进攻不是上策,对方越期待什么,自己就越不能满足。
逃跑也较为困难,周围微型oRt依旧随处可见,不会因为分出几只被使用掉空出阵列缺口。
铃木友纪装出要取下彤弓的动作,起身后,慢慢后退几步,留意着敌人的动向。
“持盾少女”内部无疑是中空的,oRt制造的只是一体空壳,虽不知道对方的目的,看着也不像是专门来收拾自己。否则让周围的微型oRt围攻过来就够了,没必要分出几只特意组合成“持盾少女”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