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礼!
这是一个迎亲的礼仪!
男子想要将妻子从女方家中迎回来,非直接就能迎回来,而是要有一些喜庆的考验之事。
于那样的礼仪,虽在阁中,亦是有知。
璇儿都派人亲自盯着了?
开门礼的题目都弄回来了?
真真是……顿来好奇之心。
未几。
细步轻轻,一个个小脑袋便是探了过来,道道目光落于小郡主手中的纸笺上。
“开门礼应该结束了。”
“迎亲回来了?不好说。”
“嘻嘻,我就知道项成章后面的题目做不出来!”
“非五言,非七言,非得要求一六言的。”
“是小神……,是秦翰林做出来的。”
“……”
“秦翰林!”
“是去岁恩科的探花郎吧,听说他年岁不大,堪为国朝定鼎以来最小的进士和探花郎了。”
“以后估计都不太可能出现。”
“秦翰林,还真是才学。”
“嘻嘻,还真如要求做一六言的。”
“诗词一道,六言的还真是不多。”
“……”
“十里春风人面,二分明月扬州。”
“玉箫吹彻红楼,拭汗粉巾香透。”
“锦瑟华年相倚,青骢油壁同游。”
“芙蓉初照楼头,莲子从今得藕。”
“妙哉,妙哉,写的真好,写的真喜庆,单单读着,都能一想小王爷这一路上的欢闹了。”
“秦翰林!”
“果然探花郎,天下读书人中的尖尖,这等诗词之道……于其当不难,只是,要及时的做出来,也非容易事。”
“秦翰林!”
“听母亲也说过此人,此人很得陛下看重,未做官之前,都得陛下多次赐爵了。”
“如今是一等子吧?”
“尽管不算什么,也是很难得了,毕竟是陛下钦赐爵位,眼下做官了,想来将来必然仕途顺畅。”
“听说他的模样很俊俏,城中名声最为响亮的医馆百草厅就是他的。”
“还真是难得。”
“……”
“秦翰林此人,我也知道一些。”
“这人才十四岁吧,嘻嘻,和我年纪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