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朝会上的事说完,苏铭开口了,“太后病重,宫中医者难以医治,孤想要召集六国内的名医为太后治病,同时编纂一部医书。”
吕不韦率先表态支持,“大王有此孝心,太后一定会痊愈,老臣以为此事可行。”
“臣附议。”
……
虽说朝中大臣对于大王突然发布命令感到惊讶,但既然吕不韦都表态支持,他们也不会在这个关头上触霉头。
大王还有一年多就要亲政,为了这点小事得罪他不值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事情很快就在朝堂上通过,有了朝堂首肯,苏铭便可以轻易地调动大秦的人力物力,编纂医书。
同时,秦国发布诏令,召集六国医者入秦为太后诊治,凡有功者,赏千金,秦王有感医书甚少,愿召集天下医者编篡一部医书,凡参加者,皆可署名,大秦另有封赏。
消息传出,各国震动,惊讶的是,秦国太后赵姬病重,貌似很严重,连本国的医者都治不好。
前不久,秦王才颁布了招贤令,招揽六国贤才,现在又召集医者,编纂医书,真能折腾。
同样,六国之人也将这件事跟吕不韦编篡《吕氏春秋》联系到一起,认为这是秦王在和吕不韦打擂台。
一时间,六国暗流涌动。
内部混乱的秦国不可怕,铁板一块的秦国才最可怕,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相,驱逐魏冉、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排除贵族势力,使得大秦成了铁板一块,结果就是六国挨了揍。
现在的大秦,秦王尚未亲政,国内还有郑国渠这样的大工程,可以说手脚完全被绊住,要是秦王跟吕不韦闹翻,那六国真的是做梦都要笑醒。
……
大秦召集医者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六国。
楚国境内,山林密布,村庄在丛林中若隐若现,一队人马从山里走出,他们背着竹篓,里面装着各种药材。
队伍中,一个年轻人犹豫道,“师傅,我听陈地的贵族说,秦国召集医者为太后治病,同时要编纂医书,咱们要去吗?”
领头人是一个老者,他发须花白,脸上满是皱纹,却面色红润,目光很有神采,闻言,他冷哼一声,“哼,村里的病人都还没治好,你这就想着走?”
“师傅,只是那医书事关重大,咱们扁鹊可不能错过啊。”
从三皇五帝时期到现在,医药之道源远流长,可天下的医术虽多,但能被广泛使用的,有且只有一本《黄帝内经》。
但《黄帝内经》的内容十分广博,除医学外,还记载了天文气象、生物地理、算术、音律等等。
天下何其大也,病症何其多也,光凭一本医书怎么够用?
这个时代,医师都是父子,师徒相传,出现了扁鹊和医家这样的组织,但这样的组织,治病救人尚且不足,哪有多余的精力编纂医书?
秦国的消息传遍六国,被扁鹊得知之后,他们便心动了,能参与编纂医书,这对于一个医者是多么大的诱惑。
同样被秦国这个诏令惊动的,还有医家。
此时的医家正处在与世隔绝的环境当中,这里处在山中,有蓝天白云,湖水荡漾,薄雾氤氲,医家的据点就在湖中央的小岛上,看上去如同世外仙境。
小岛笼罩在大雾之内,依稀可以看见中央是一座低矮的山丘,上山丘被薄雾轻轻笼罩着,看不分明。
小岛上建有一座庭院,四面是树枝围成的篱笆墙,里面是几间茅草房,庭院里晾晒着各种各样的药物。
房间里躺着求医的病人,一道身影正在庭院中晾晒药物,她穿着一身浅灰色长裙,束一条靛蓝色腰带,乌黑青丝用一根木簪挽起,脸上的表情极淡,长长的睫毛下,一对眸子平和淡然,却又透着股清冷之感。
她便是如今医家的掌门人,念端。
“师傅,我听外面的人说,秦国正在召集天下医者,想要编纂一部医书。”一个少女推开院门走进来,声音欢呼雀跃。
少女约莫二八年岁,肌肤白嫩细腻,模样清秀,发丝用方巾包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在阳光反射下透着别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