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 > 第342章 郑国渠建成(第2页)

第342章 郑国渠建成(第2页)

无数老秦人喜极而泣,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为了这条河渠他们挥洒汗水和鲜血,中间有不少人在开凿山石的时候不幸遇难,多少人家自带干粮上阵,为的就是早日贯通河渠。

这些困难,没有挡住他们的步伐,历经九年时光,这水渠终究是成了,以后,他们的田地都能得到水源灌溉。

“大秦万年!”

“大王万年!”

······

这一刻,河谷两岸的秦激动的不能自已,他们高声喝道,两岸响起如雷鸣般的喝声,令人震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远处的山丘上,苏铭望着那一幕,眼里露出满意之色,这条郑国渠的建成时间比历史上还早了一年。

一年的时间,关中能多收获许多小麦,粟米。

这个时代,人们还没开发出小麦的吃法,只是用来蒸了做麦饭。

小麦做的麦饭,难以下咽,可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得种,数百年前,那个掉进厕所死亡的晋侯曾被预言在临死前吃不上开春的麦饭。

直到汉朝,石磨才普及开来,小麦磨成面粉,才成为北方人的主食。

而现在,苏铭已经让少府制作石磨,未来将在在秦国各个郡县建立磨坊,以官府的力量推行此物。

此物,于民有利,于国有利,制作也简单。

看完整个开渠的过程,苏铭离开了。

然而,他走了,另外的人却没走。

郑国渠的开通,关注此事的不仅仅只有老秦人,更有关东六国以及诸子百家的探子。

水渠建好,代表秦国能抽出手来应对天下之事,甚至发动战争。

“秦国啊。”

山峰上,一道穿着黑袍的身影望着眼前的一幕,心中轻叹,他知晓,此等情景,只会也只能出现在秦国。

没有强大的国力,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这样的大大工程,即使是墨家的机关城,当初也是花费了数代之力才建成。

相比之下,这个几百里的水渠是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太惊人了。

黑袍飘飞,一柄漆黑的铁尺若隐若现。

数百年前。秦穆公时期的百里奚在关中西部开出的那条百里渠,攻略巴蜀,秦人修建栈道,都江堰,关中郑国渠······

大秦一统天下之后,建立万里长城、灵渠、秦直道,可以说,华夏民族基建狂魔的基因就是从大秦开始的。

没有哪一个朝代陆陆续续建造过如此多的大工程,福泽后世,屹立千古。

如今,这条铺满秦人汗水与鲜血的四百多里的泾水河渠,已经巍巍然成为真正的天下第一渠。

远处的高山上,数道身影陷入沉默,耳畔传来大秦万年的声音,令他们无话可说,这一幕实在是令人震撼。

秦国,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可怕!

……

章台宫。

郑国渠贯通之后,秦国朝堂照旧论功行赏,郑国虽为韩人,却在郑国渠的修建上付出大量心血,依照秦律,爵升五级,晋为五大夫。

相邦吕不韦呕心沥血,主持修建,劳苦功高,赏金十万,赐美玉十枚,文房四宝五套。

余者官员各有赏赐,参与修建的关中老秦人升了爵位,家中免去五年劳役。

诏令下达,整个关中都沸腾了,纷纷叩谢王恩。

当然,免税是不可能免税的,现在秦国府库空空如也,正需要大量的粮食补充,即便是有纸张源源不断带来金钱。

这些金钱又用来购买粮食收入大秦府库,也依旧不够。

战争一旦掀起,粮食作为战略物资一定会被管控,届时,有钱都没地方买粮食,自给自足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说。

苏铭刚亲政,郑国渠便修建完成,这无疑是给大秦上下注入一针强心剂,秦王的威望也初步建立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