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铭直接走到墨家的工坊,“相里正,你们墨家擅长木石机关,孤要你们研究一种简单水车,用于农田灌溉。”
没错,这个时代是有水车的,这玩意本该在东汉时候出现,结果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相里正脸上很是不解,“大王,不是有水车么?”
“现在的水车造价太高,没法普及,孤要你研究两种水车,一种是足以灌溉几十亩乃至上百亩的大型水车,一种是结构简单,制作简易的小型水车,灌溉几亩地就够了。”
今天去咸阳周边巡视,苏铭发现了很多问题。
耕具这方面他已经安排了曲辕犁,只要百姓发现这玩意好用,不用官府推广,这东西自然会被普及。
可郑国渠建好了,犁具有了,苏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灌溉艰难!
不是所有的田地都在水渠附近,大家灌溉田地,只能依靠人力运送,效率缓慢,关中平原广袤,要灌溉所有的田地,太费时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比起之前无水可用,现在的状况要好多了。
一场巡视下来,苏铭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粮食是重中之重,只要能增进粮食收成,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相里正知道改进的方向,心中大定,“大王放心,微臣会尽快着手改进水车。”
别的不说,大型灌溉水车他已经有了修改方案,他们墨家四大机关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其中玄武就是墨家机关城的动力枢纽,维持整个机关城的运转。
玄武本身就具有灌溉的功能,相里正虽然没有参与过玄武的修建,但他们这一脉却有相关记载。
至于小型水车,他暂时还没有头绪。
得到相里正的回答,苏铭满意的点头,又赏赐了千金,去了公输仇那里。
如今,秦国手艺最好的机关术工匠全在公输家族和墨家,苏铭每次来少府,总要到他们那看看,指定让他们研究一些东西。
河流旁,流水声湍急。
公输仇站在河边,望着河畔的机械,脸上露出思索之色,“不行,水量太小了,水碓力量小,不足以用来锻造。”
“大王来了!”
听到手下的报告,公输仇放下手中的事,前往迎接,“参见大王。”
“起来吧,公输仇,上次让你研究的东西,准备的如何了?”
公输仇回道,“启禀大王,弩机已经改进好,可以连发五箭,若想再连发,一人难以携带。”
苏铭微微点头,又问道,“这东西以后就叫连弩,射程和准度如何?”
“启禀大王,射程只有七十步,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准度不太好,臣正在安排改造。”
短短时间内研究出连弩已经让他意外,准度和射程不足倒也能理解,“不错,尽快改进,装列军中,有了这连弩,我大秦将士在战场上必将所向披靡。”
“这是水碓?”
公输仇见苏铭把目光放到河边的水碓上,脸上挂起笑容,“大王,我听说墨家有机关兽玄武,以水力驱动,无可尽也,水力便捷,我打算研究水碓用于锻造。”
“水力锻造?”苏铭点点头,这个技术算是点对了,人力锻造总会跟不上形势,千年后,正是因为有水力锻造,才有了成块成块的板甲和具装骑兵。
大秦将士现在的盔甲大多都是皮甲,青铜甲胄只有中高级将领才能穿戴,如果水力锻造研究成功,锻造铁甲将迅速普及开来。
“这条河水太少了,流速太慢,孤允你前往大修建水碓,用于研究。”
“谢大王。”
看完锻造的熔炉,苏铭便离开了。
墨家研究民生机械,公输家族研究战争武器,两者各展所长,至于他们的合作,以后有的是机会。
如今大秦并不打算用兵,军队换装也不急于一时,先进的武器往往造价都不低,一旦要换,那将耗费不小的代价。
等攻伐六国的时候,苏铭打算把马蹄铁给弄出来装列大军,至于马镫,这玩意已经有了。
……
韩国朝堂。
李斯的话说完,朝堂上一片寂静,让九公子韩非去秦国当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