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铭微微点头,“好了,一路舟车劳顿,你先退下,回去休息吧。”
现在的保证他不信,唯有做出行动才能取信于他,而韩国贵族的下场取决于韩非自己,希望他真心为大秦效劳。
……
韩国割地和亲的消息传到其他各国,各国朝堂对此一点也不意外,甚至还有些惊讶,没想到秦人这次这么大方,居然只要了五座城池。
不过,秦军没有东出函谷关,还是让大家松了口气,不管如何,他们不希望战事发生。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依旧默默积蓄国力,等待出兵的时机。
六国之间打了几百年,矛盾不小,没有秦国的压力,六国自己狗脑子都会打出来,那时,才是大秦东出函谷关的时候。
此时的秦国要做的就是苦修内功,积蓄实力,不出则已,一出就要一鸣惊人,实行灭国之战。
有吕不韦的配合,苏铭火速指任李斯,建立都察院,清查秦国朝堂内的贪腐,主抓郑国渠修建过程中的贪污渎职。
秦国对基层的管理很细致,什么皇权不下乡,在大秦就是狗屁,秦国是有各种各样的贵族,但他们影响不了大秦的地方统治。
朝堂既然要查,地方根本阻止不了。
为了防止火龙烧仓,阴兵借粮这些事,苏铭特意从蓝田大营调动大军,清查秦国各大粮仓,实行军队管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军队这样的暴力机器插手,一切都简单了,先从粮食开始查,再顺藤摸瓜。
短短半年内,许多官员被革职,数百人被砍头,家人沦为官奴。
这已经是苏铭克制的结果,不然死的人要更多。
同时,少府将有罪却不至死的官吏集合起来管理,让他们将自己的在地方办事的心得和流程方法写出来。
同时,又从秦国各大区域筛选识字的良家子,统一培训。
几年后,这些人将会成为吏员,大秦每攻打一处,这些人将会代替秦国统治地方,为此,少府事先教导他们学习六国的语言文字,不求全部精通,至少要会一种。
这些事,便是秦王政十年的主旋律。
这一年,天下总体上算是风平浪静,起先秦国修建好郑国渠,还让六国暗自警惕,防备大秦兵出函谷关。
而这一年里,秦国没有丝毫出兵的意思,就连使者死在韩国,也只是动用大军威慑。
这样的动作,让六国渐渐放松了警惕。
算算时间,大秦已经许久没有攻伐六国,掠夺城池土地。
如此一来,六国自然慢慢对秦国放下防备,维持一支大军十分消耗钱财,既然秦国不打仗,把钱留着吃喝玩乐不好吗?
于是乎,各国的军备再度废弛,战斗力逐渐下降。
不过,有一个国家正好相反。
那便是赵国,与秦国同样,他们的边境时常有胡人作乱,逼得他们不得不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李牧逐渐脱颖而出,成了赵国军方的顶梁柱。
时光荏苒,来到了秦王政十一年。
这一年,承平已久的天下再度掀起了战火,而秦国也等到了他们想要的机会。赵、燕两国发生战争,赵国出兵攻燕,燕国不敌,大败。
喜欢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请大家收藏:()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