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做法如果在房地产市场红火的时候,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是根据我的判断,未来几年内,华国的房地产将迎来一次大的调整。”
“如果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这种通过赚取息差来盈利的把戏根本玩不下去。”
“最为关键的是,张公子吸纳的都是社会上普通百姓的资金,一旦出问题,那影响面太大了。”李焕颇为忧虑的提醒道。
体制内的官员最怕的就是治下出现群体性事件,如果出现这种问题,那相关人员肯定逃不了。
而四年后,杨卫东极有可能上调北京,而那个时候张家的事情暴雷了,势必会让杨卫东受到牵连。
毕竟作为江海省的一把手,治下出现这么大的问题,就算主要责任归罪于张放鸣头上,可杨卫东这个班长恐怕也难辞其咎。
面对李焕提出的这个问题,杨卫东还真有些纠结,张放鸣作为江海省的二把手,而且背景极为的深厚,杨卫东如果贸然插手,那势必会影响整个班子的团结。
可如果不插手,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到时候一旦暴雷,杨卫东势必受到影响。
“能不能和这些房地产商打个招呼,尽量走正规渠道融资?”杨卫东想了想后问道。
“难,房地产开发最大的难度其实就是融资,最大的成本其实也就是融资成本。”
“走正规渠道融资,流程漫长不说,而且贷款的额度也有限。”
“张省长多次强调,要注意防范金融系统内发生系统性风险,要各大行规范放贷。”
“这样的命令,无形当中其实就是逼迫地产开发商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融资,而张公子的放贷机构则是最为快捷和方便的融资渠道。”李焕摇了摇头后解释道。
“怪不得此前开会的时候,张省长还在会议上大肆的将风险管控。”杨卫东不无气愤的吐槽道。
感情是不让这些地产开发商到银行去融资,而是只能到他张家的私人钱庄去借贷。
“那你的意思呢?”杨卫东吐槽完接着问道。
“张家的这套把戏之所以能玩的起来,无非是通过高息吸引社会资金,然后放贷给地产开发商赚取差价。”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必须切断资金的来源,让普通百姓不把钱借给张家的底下钱庄。”
“只要不涉及到普通老百姓的钱,那就算是出问题,也翻不起太大的浪。”李焕想了想后建议道。
“这件事看来海清过来最合适,看来海清等不到明年年底到江州任职了。”杨卫东想了想后说道。
耿海清在民间拥有很高的个人威望,而且为人踏实,如果由他去做普通百姓的工作,那效果会好很多。
“由耿哥来处理这件事情最合适不过了。”李焕一听杨卫东想调耿海清来负责这件事情,当即点头称赞道。
喜欢重生之酒色财气请大家收藏:()重生之酒色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