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水浒之开局干掉史文恭 > 第310章 人人自危(第2页)

第310章 人人自危(第2页)

不愿做官者,就像孙二娘夫妇,也都去过自己的日子去了。

除了原来的这些兄弟,朝廷还提拔了不少能员干吏上来,大家都是干事业的心思,所以便能上下一心,君臣一体,呈现出政通人和的景象。

当此之日,大梁朝堂最重要的议题,是如何对全国的经济工作进行统筹治理。

自打两年前的财政危机发生之后,国家便开始节省开支,渡过难关。

由于上下一心,如今已然取得显着成效。

但经过两年的治理,还是发现了很多国计民生之中的隐患和问题,亟待解决。

这其中的有些问题,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和技术,还是很难解决的。

如果硬要解决的话,恐怕没个十年二十年,是见不到成效的。

就比如各地运河的疏浚和规划,仅此一项,就要耗费很多的物力和功夫。

而且帝国疆域内的水网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那些没有水路连接的战略要地,便要通过陆路互相连接。

交通运输好比是国家的血管,如果血管堵塞了,那部分的血肉便会坏死,经济迟迟发展不起来,而且与其他地域的联络也不畅通,长此以往,各地发展便会不均衡,甚至会出现区域性的衰弱,这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除了交通运输之外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兼顾调整一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件事涉及诸多部门,最终由财务部牵头,大家一起做计划、群策群力,最后总算是制定了下阶段的经济发展大纲。其中最重要的经济举措,是在鲁中矿区,建设一个大工程。

开发鲁中矿区,是帝国高层以前就有的想法,但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

鲁中这片地方是个宝地,不仅产铁,还产煤。

这两种东西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工业基地的雏形了。

工业相较于农业的优点,一个是快,另一个是多。工业化生产,可以进行产品的快速规模化复制,将自然资源迅速转化为产品。如果是在国家竞争层面,那就是用数量优势卷死对手。

当然,发展工业所需要的资源是极为庞大的,真搞起来非常麻烦。但如果勒紧裤腰带真的搞成了,那给国家带来的产值和贡献是空前的。

在王小飞领导下的大梁帝国,虽然在一小撮的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有了些工业的影子,但细究下来,还是一种很粗放的模式,并不是主流的生产力。正是因为如此,当时攻打西夏,梁国以举国之力,足足积攒了八年多的本钱,才最终一举建功,夺回了河西走廊。

来到当下的这个时间节点,是时候进行一些大的突破了。

为了完成这件大事,高层最终决定,直接出动军队,进行开工建设。

相较于民夫队伍,军队的执行力更高,而且也能保证工期。

所要建设的,主要是挖煤的矿井,以及就近配套的大规模炼钢的场所。

当时的炼钢技术已经很有特点了,炼钢炉采用的是竖炉,其内还设置了防火材料。

除了炉子之外,还有送风的风箱,在当时也做了改进。

虽然有了改进,产量也取得了提升,但前朝对全国各地的矿区管理,并不算好。

矿区周围的居民,主要从事的还是农业耕种,直接参与到矿产开采和冶炼的人数不算多。

大梁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国家的统筹性力量,在鲁中矿区,做一个典范。

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式,将钢铁产量给它堆上去。

钢铁制品属于是日用品,各处都能用到,尤其是百姓家中的铁锅、菜刀、农具,这些东西每天都要用到,对于钢铁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甭管生产多少,总是会消费掉的。

最终调集过来参与建设的士兵,足有五万余,分作两个兵团,由九纹龙史进、白花蛇杨春指挥。

同时也在鲁中当地,开出较高的工钱,招募民工,共同参与建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