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迁都开始了。
国家征调民夫80万人、兵丁40万人,耗费大量土木石材,开始了燕京城的扩建工程。
完颜亮又是个性急之人,没等工程完全竣工,他就率领群臣,直接搬入了燕京府内。
当然,这也与上京附近严寒的天气有关。
这座城池,整整耗费了两年的时光,才最终营造完毕。
其外城周长约三十五里,共有12座城门,极尽辉煌,展现了大金帝国最高超的营建工艺。
也是赶巧了,南边的大梁帝国,也几乎在同时,进行着济州府的新城建设。
不过梁帝国君臣是在原来的首都周围,营造新城,金帝国是直接进行扩建,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金国新建的皇城,东西窄,南北长,周长九里三十步,共有4座城门:北为拱辰门,东为宣华门,南为宣阳门,西为玉华门。宫城内有36处宫殿,还有众多楼阁和园池名胜。其中,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大安殿和仁政殿是最重要的两大宫殿。
完颜亮住进新皇城之后,十分兴奋,才思泉涌,又写了一首诗。
“五云金碧拱朝霞,楼阁峥嵘帝子家。”
“三十六宫帘尽卷,东风无处不扬花。”
……
随着春天的临近,梁国攻灭大理的军事准备,进入了倒计时。
此次行动的主力,是由朱武、萧嘉穗、杨春所率领的荆湖一带的精兵强将。
这些士兵多来自于帝国南方,对酷热潮湿的天气较为熟悉。
为了保证兵力,高层经过研究,又从别处增调了十万军士,分别由岳飞、武松率领,与前线的朱武军团汇集为三十万大军,共同参与此次作战。
而岳飞、武松麾下的壮士们,就多是北方子弟了,他们骤然进入南方,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与此同时,粮草、医药、后勤、马匹、新式装备等物资,也在源源不断地向西南地带集结。
尤其是马匹和医药方面,需要更为精细一些的准备。
人类对于气候的适应能力要强过马匹,那些在北方草原奔若游龙的马儿,如果受到南方酷热气候的影响,很多都会生出疫病,如此一来便得不偿失。
正因为此,后勤部门为本次大战准备的战马,多为南方马,这种马匹的体型较小,但速度更快,更能适应南方的气候和地形。
根据帝国国防部对此次战役所做的沙盘推演,大部分的作战基本上都是城池攻防战,涉及到野战的情形预计很少发生,所以能供骑兵发挥的空间较小,这一回也没有派大批的西部骑兵上去。
医药方面自不必说,无论是人还是牲畜,一旦生了大的疫病,对于军队来说,都是很可怕的景象。
所以相应的准备,一定要齐全充足。
除了物资的准备之外,帝国高层也为此战制定了战法。
那就是大军平推,速战速决。
大理终究是个虚胖的小国,没必要在此地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最早发现不对劲的,是大理国的商人们。
他们立即向官府报告了梁帝国种种不同寻常的举动,官府也不敢怠慢,将有关消息飞马传报给大理国主段正兴知晓。
“强盗,强盗!真是狼子野心!”
段正兴得到消息,不禁破口大骂。
拥有梁国这样强悍的邻居,对于这些小国君主来说,真不是一件好事。
无奈之下,段正兴只能抖擞精神,为了保住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组织兵马,抵御梁山大军的进犯。
双方的第一次碰撞,即将在石城发生。
石城是大理国东部的一座重镇,距离梁国领土有200里。
段正兴在这里摆了十万大军,组成石城防线,作为抵抗侵略者的第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