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逾千金。
各个角落里的幸存者,被吸引着,投奔而来。
人群快聚集。
度之快,规模之盛,绝非当初可比。
大家开始构建防护圈,借鉴了新文村当初的做法,将车辆尾相连,围成一圈。车里的东西,有用的都掏走,剩下一个空架子,填充杂物。
以此为框架,由内外围,布置了一圈又一圈。
把尸群也分割在了圈和圈之间。
人为分割开,然后选数量少的,开始清理。
边清理,边继续画圈圈。
道路也被清理出来了,没了堆积的汽车,行动起来方便多了。这样一来,幸存者可以不必再完全依赖于马匹,试着骑车,试着开车,这样效率更高些。
这事情,与人群汇集的度有关。
因为人多力量大,而人少,力量就小。
人少,干不成这事。
与此同时,生产工作,也在依计划进行。有了防护圈,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种植,食物有了稳定的来源。
这点很重要。
在林生的计划里,战斗是重要的,生产同样重要。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每个根据点,必须要有独立生存下去的能力。通俗点讲,就是大家必须能养活自己。如果需要从根据地,或者别的什么地方,调集物资来支援,那这事情就算失败了。
有根据地丰富的经验在,而且有骨干亲自带队干,省了不少力。否则,凭大家自己去试,谁也不确定会干成什么样子。
根据地是从一个小小的库房展起来的,由一个队到一个村,由一个村到一个镇,由一个镇又到如今的一个县。
它经历了由小到大的每个阶段。
并不是一蹴而就。
总是在不停尝试,不停犯错,不停调整。
而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展特点,条件不一样,侧重点也就不一样。
根据点的条件有限,基本是以村的形式在展,你去套县的展模式,肯定动不通。好在根据地各个阶段的经验都有,挑出来用就行,省去了试错的成本。
换另外一批人来搞,还真的不一定能搞定。
偏北的根据点。
袁自在在屋内踱步,皱着眉头。
林生则趴在桌上看地图,手中拿着铅笔,不时在地图上画一道,或圈个圈。
门外有人进来,喊了声报告。
袁自在看过去,说道:“讲。”
来人说道:“最早去废墟的人没有回来,派去寻找的人,也没有回来。已经出指定时间……”
林生抬头,看向袁自在。
袁自在恰也看过来。
袁自在问来人:“其它的小队,都回来了么?”来人说道:“基本都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回来了,有意外的,也都派了人赶回来说了原因。”
林生眉头紧锁,用铅笔在地图上圈了一下,抬起头,对袁自在说道:“事情不太对劲,怕是又有了什么新的变故。”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