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他们双方有多信任对方,并且郑国为了表示诚意,让公子去疾前往楚国为质。
其次,郑国人说楚庄王从上到下,君臣都有娇纵之色,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我早就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楚国阵营,楚庄王把保护他的军队战车分为两广,左广和右广,白天左广负责警卫,战车不停巡视楚庄王大营。
晚上是右广负责警卫,半夜楚庄王还要加派自己的内侍官,里面有一层贴身护卫,这样的警戒,郑国人怎么会说楚庄王军队娇纵松懈。
这分明是郑襄公把我们晋国人当棋子,我们不能上他们的当,此战需谨慎。”
赵同和赵括立即出来反对道:“元帅,我们这次奉国君之命,出来啊干啥来了!不就是打楚国,逼迫郑国归顺晋国吗?”。
你还管他郑国是不是要利用我们,打丫挺的就是了,以栾书之言,我们不战而退,郑国就不服气,晋国就不能维持霸业。
下军将赵朔立即出来支持栾书道:“栾伯说的没错,我们此战需谨慎,不能上了郑国人的当”。
赵同和赵括是赵朔的叔叔,看到侄子当面反对自己,气得赵同和赵括那眼睛瞪了赵朔一眼,赵朔根本不鸟他。
士会,栾书和赵朔,赵婴齐一致反对和楚国交战。
而另一边先谷,赵旃,赵同,魏錡,郤克等人极力主战,双方再次爆发激烈争论,就连赵氏家里也分为两派。
赵同,赵括气得立即瞪了一眼赵婴齐,心说你和赵朔怎么回事,怎么胳膊肘往外拐,赵婴齐赶紧劝说赵同和赵括。
大哥二哥,这一战很明显打不得,赵同道:“滚,我没有你这个弟弟,吃里扒外的货”,赵婴齐,赵朔和赵同,赵括关系至此不合,为后来下宫之难埋下伏笔。
旁边的荀首冷眼观瞧,心中道:“赵同和赵括,就是个混蛋,早晚自取灭亡”。
荀林父听着众将喋喋不休的争论,顿时觉得头昏脑涨,心中愈发迷茫,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就在荀林父心烦意乱,战和不定时候,突然侍卫来报,说是楚庄王特使求见元帅。
荀林父赶紧命人请进来,原来楚庄王也是举棋不定,最后伍参劝谏楚庄王,大王无非是觉得咱们出来很长时间。
在新郑又打了一场大战,战损后兵力不足,害怕士气没有晋国人强,其实这个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当年城濮之战时候,晋国的晋文公也是带兵讨伐卫国,楚国,接近两年,最后在城濮决战前,犹豫不决,担心晋军疲劳,士气低落。
当时晋国上军将狐偃劝说晋文公,“师直为壮,曲为老”,最后击败成得臣,一举称霸天下。
如今我们就以晋国人的方法对付晋国人,咱们主动前去求和,然后学他们在城濮之战那样,故意在搅黄,名义上是我们主动求和。
但是晋国人非得要打,我们是被迫应战,咱们楚国人哪里受到过这种气,从老祖先鬻熊到现在,周天子咱们楚国人都没怕过,还能怕他们晋国,定能激起士气,击败晋国军队。
楚庄王点头同意该方案,于是立即派出使者,前去晋国大营求和,一探晋国虚实。
欢迎阅读下一章,少宰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