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黄真宵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并不了解男子经历了什么,只能先告辞,约定两个满月之后会再来拜访。
两个满月的时间对妖怪来说不算什么,眨眼间就到了。
第二个满月的晚上,黄真宵如约来到了茅屋旁,男子也早就等在这里了。
“怎么这么慢,再不来,我就要走了。”月色之下,罗公立于巨石之上,背对着黄真宵甩了甩袖子,似乎有些不耐烦的样子。
“为山下百姓驱赶了野兽,故而来迟,罗公恕罪。”黄真宵赶紧拜了一拜,“罗公此一去,何时归还?”
“不回了,谁愿意在这破地方待着。”罗公哼了一声,“你还有什么事要问?没有我可走了啊。”
“敢问罗公大名?”黄真宵咬了咬牙,听说对方不打算回来了,赶紧想问问对方的姓名。
至少在给徒儿们讲故事的时候,也好让龙的形象具体一些。
“单名一个‘巅’,山之顶也。”
说罢,男子不再回应,皎洁的月光中,男子的衣服渐渐散落,未等落地便化为了巨大的贝壳,将男子身体包裹其中。忽然,贝壳骤然碎裂,化为点点碎片,一团漆黑的火焰从中喷涌而出。火焰仿佛有生命一般聚集成一条线状,其前端有着一颗充满灵气的闪耀珠子。
珠子引领着火焰在半空中盘旋,静谧而威严。碎裂的贝壳重新聚集,将黑色火焰包裹其中,仿佛鳞片一般。与水生生灵不同的是,它一半的“鳞片”是逆生的,在月光的照耀下隐隐反射着晶莹的白光。
在那些鳞片上,黄真宵看到了千军万马,看到了万世安康,看到了巍峨楼阁,看到了锦绣河山。这些幻景映射在了山上的每一处,好像有什么事情在真实发生一样。
黄真宵甚至能感受到战马从身边呼啸而过,听到万家灯火的熙攘,看到巍峨建筑的威严,和风景秀丽的江湖
每一条黄皮子都是幻术大师,眼前的幻术却让他如身临其境——某一刻,甚至无法让人分辨这究竟是真是幻。
其身其形,如蜃。
当最后一片贝壳的碎片拼合完整,龙珠之下,一颗巨大的头颅显现,黄真宵无法形容这颗头颅的样子,因为他从未见过与之相似的任何生灵。龙口微张,将龙珠衔于利齿之中,从鳞片缝隙中喷涌而出的黑色火焰如同它的鬃毛和四肢,与纯白的鳞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与妖怪完全不同的化形之术让黄真宵叹为观止,赶忙跪在了地上,叩拜眼前这条尊贵桀骜的巨大生灵。
“罗公慢走!”
蜃龙没有再回应,而是扭动着庞大的身躯最后看了他一眼,随后天上的云降下,将其身体完全包裹住,当云层散去的时候,山上重新安静下来,只能从远方的山脚下,听到了众凡人叩拜祈祷的声音。
——————————————————
“舅舅,后来呢?”黄天巧听得入迷,这是她的舅舅带回来的最精彩的故事。
“后来呀,龙当然是回家了。”黄真宵摸着胡子,望着远方的天空,眼中充满了向往,“当时舅舅距离龙最近,也接触到了龙火与龙珠——龙真是个神奇而矛盾的生灵,它的龙火能让人万劫不复,它的龙珠能让人柳暗花明,那不属于三界中任何一种法术,却威力无穷,令人充满敬畏。”
讲完了故事,黄天巧意犹未尽地下山回家去了,只留下黄真宵一人在洞府中冥想。和龙的接触让他感受到了一股全新的律法,不同于妖法、仙法、鬼法、精法和人法,而是独立于其外的,更加至高无上的力量。
自那以后,黄真宵游历的地点不再局限于人间,还有仙界和鬼界,他在寻找着与之相似的力量——或许将来有一天,自己也会得到这种力量,到时便可凭借这种力量,去到龙所在的地方。
——————————————————
“这就是我从师父那里听来的全部,”黄天巧讲述完往事的时候,已经过了两个小时,在座的众妖一句话都不敢说,全都沉默地听着,“自那以后两千年,师父离开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只是临走时和我说,不要跟任何人说关于龙的事情。现在想想,他在那个时候或许就已经参悟了‘龙’的本质,准备化龙飞升了吧,让我不要告诉别人,或许也是在保护我。”
“因为我也接触到了他的龙珠和龙火,所以我也有了化龙的资格,这就是三界中传说的大机缘。”说着,她看了一眼给自己盛饭的哈雷先生,无奈地笑了一下,“可惜呀,最后还是被这家伙给留下来了,要不然现在我应该能看到师父了。”
黄天巧感慨着,一个“情”字,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却又令人无法自拔。
霍远静静地听着,一开始他还对自己的身份有所怀疑,但现在,他感觉黄天巧说的那些,或许都是真的。
因为
“罗巅,”在众妖的沉默中,霍远默默地念了一遍这个名字,“我记得他,如果他真的是我记忆中的那个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