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的说,臧副总和柏世珍根据已知情况做出的分析和推测,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很遗憾,他们忽略了一些细节,还误判了一些情况。导致做出的判断,与现实出现了根本性的偏差……
首先,臧副总的“弹簧”理论是正确的。
之前几天媒体对李家成的唱衰,以及制造悬念,确实是为股东大会后和黄股价蹿高积蓄力量。
处心积虑的提振和黄股价,也确实是为了趁机套现。
好啦,到此为止了。
臧副总和柏世珍,唯一算是猜对的,就只有这些了。
剩下的全都是错的!
首先,曲卓掌握的和黄股份比他们以为的要多得多。
明面上,他手里只有太古、会德丰和嘉道理三家,占比百分之8。28的3726万股。外加崔俊团队收的,占比百分之1。34的603万股。
把后者摆到明面上,是因为李家诚已经猜到六七月时跟长实抢和黄散股的资本里有曲卓一份。
既然猜到了,就索性展现出一部分让他心安。
实际上呢?
梅德韦河公司不是内陆以为的,曲卓的盟友那么简单。破落户谢尔逊手里的百分之二十,压根就是替曲卓代持的。
再加上丸山幸太在小日子通过券商遥控吸入的430多万股,,曲卓总持股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崔俊和丸山幸太加一起才收了一千多万股?
九龙仓结束后,所得的资金一分为二,部分投进伦敦黄金现货市场,部分提前布局怡和。
丸山幸太低调吃进怡和控股,崔俊低调吃进置地公司。
俩人手里的一千多万股,少部分是早期趁低价时悄悄吃进的。大部分是借长实砸市做跌截胡买入的,一共也没花多少钱。
眼下金价持续蹿高,需要时以伦敦购入的黄金作抵押,随时能换取资金。
那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李家成手里有24。3,汇丰握着13。65的优先股,再加上曲卓手中百分之三十多一小丢丢,百分之六十八的和黄股份已经有主了。
其余的投资人、投资机构和二级市场散户掌握的股份,比内陆预估的要少的多的多。
曲卓已经提醒过大社的大领导了,后续都是盘外交易,重点压根不在二级市场。
大社领导将这句话汇报了,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或者说,内陆的“专家们”理解错了。
以为所谓的“盘外交易”,指得是庄家制造利好和恐慌操控股价,通过涨跌反复收割普通股民。归根结底,股票过手的过程,依旧需要在二级市场完成。
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曲卓所说的“盘外交易”,指的是他需要的,达成控股目的股份,已经全部提前锁定了……
怎么锁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