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一更,今天三更,后两更得晚点儿)
两艘阿特拉斯jyd(鬣矿版本)级运输舰摇摇晃晃在白石舰队护航下,驶入跳跃点。
这种主力舰尺寸的民用运输船,整体结构塑造成y形,飞船比阿特拉斯级还宽。
她存在的意义,在于从结构上满足‘快装卸’和‘分区’的需求。
其y形船身,可以直接占据两座泊区,同时使用两座泊区的机械臂、龙门吊和运输装置。
自带的结构分区,支持飞船同时运输严格保密的军需和民间订单,左右两部分互不相同,以实现船主在领巨企级势力的军事订单时,还能捡其他订单抬高利润。
作为技术移民,自掏腰包的马里奥站在宽敞的观景台前,和其他移民一起安静等待。
观景台的拼接玻璃都断电了,隔绝内外,这种玻璃通电透明断电不透明,可以有效在经过跳跃点时,保护这些缺乏空间跳跃经验的普通人,防止他们出现更严重的眩晕症状。
几十分钟后,重启完毕的飞船开始播报:
“亲爱的移民们,兰花草号已经抵达伊甸星系,本舰将于10秒后激活观景台电路,请参观的顾客注意时间。”
人头攒动,粗粗扫过去,至少在两百人以上。
马里奥对自己的估算很有信心。
他是来自一颗历史悠久的行星的居民,沙漠行星有数座巨大的圆顶城市,城市外是大崩溃前的人之领遗迹。因为过于散落,巨企并未对这里动用官方打捞团队,而是转而将业务外包出去,交给民间的冒险家和猎人们自行打捞,他们只开设回收站回收。
生活在圆顶城市里的居民,除非实在挣不到钱,亦或者背负贷款,才会出来讨生活,否则是决计不肯出来的。
恶劣的气候,稀薄的氧气,多次战术轰炸导致的大气污染臭味儿,不是生活在温室的花朵可以轻松适应的。
马里奥在圆顶城市外的聚居地开了一家次级废品回收站,回收站的许可证来自自己的爷爷,传给母亲后于3年前母亲病逝时传给自己。
是的,马里奥也是罕见的有父母的人——尽管他不知道父亲是谁。
事实上,在巨企难以影响或懒得影响的地方,生育工厂出生的人造人数量并不占绝对多数。在这些危险的,恶劣的地方,只有代代传承的家庭,才能负担得起向集团、企业购买凭证,传承财富的可能。
马里奥能自掏腰包买船票,靠的就是卖掉次级回收站和凭证挣来的本钱。
他放弃了熟悉的人脉和家族营生,循着全息小说和广告编织的美梦,来伊甸星博一个出路。
这些聚集在观景台的大部分人,跟他马里奥一样。
他回忆起自己在红色的戈壁上开电三轮跑业务的经历,电三轮在50多度的高温下温吞地爬行,在一个个岩石开凿的定居点间穿梭,上门回收小型定居点从废墟挖到的一切。
大型定居点都是实力雄厚的回收站占领,别人不需要出镇子就能吃得饱饱的,只有他这样的孤家寡人,才会深入各地,靠着勤勉挣钱。
那些人才是巨企眼中的‘中产’,他这样的人,即便有生产资料,距离巨企定义的中产也太过遥远。
甚至马里奥还会兼职当维修员,靠着母亲传授的武器、设备维修技术,以及自己从网上冒险非法学来的三脚猫骇客技术挣一分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