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七日,南日岛上的钱财全部搬走,人员全部移走,岛上除了没人居住的房屋,和那十七家没有了顾客的小商铺,小吃铺外,整座岛就这样被彻底的清空了。
南日岛码头,工作人员正在组织百姓登船,到处都是女兵们安抚百姓的声音。
“请各位乡亲们管理好自己的财物和家人,不要拥挤,以家庭为单位排队登船。”
“大家不要担心,政府保护普通百姓的私有财产,不会搜身,不会收缴你们的私人财务。”
“这位大娘,这口破锅就别背着了吧,大家到了那边是吃的集体伙食,有专门的人做饭,用不上自家备锅。
再说了,大娘你这口锅就剩一个锅底了,还背着干嘛……”
看着繁忙的码头,以及马上就要清空人口,没有人气的南日岛,种花桂英很是好奇,这么大个岛真的就不要了?
红玉这站在旁边问:“少爷,这么大座岛,岛上的耕地也不少,这么多的房屋还是现成的,咱们真的不要吗?”
大少摇摇头:“这岛离大陆太近了,刘香佬是官商匪勾结,才能占据这座岛屿作威作福。
咱们不能占在这里,毕竟咱们现在不想和大明的官方对上,我也不想给他们保护费,又不想和他们产生正面冲突,那不利于咱们今后的发展。
再说了,这岛上还有十七家小商户,有他们在,这个岛上早晚会被人占了,又会聚集很多的人口。
福建这个地方人多地少,像这样的岛,离大陆如此之近,不会被浪费的。
咱们台湾岛就不一样了,没有人成组织的向那里移民,老百姓根本就过不去。
咱们把这岛上的百姓搬空,自然会有新的百姓搬过来填充。
这岛上又没有官府,过上几年,你这岛上的百姓又有了两三万时,咱们找准机会,再来这里搬一波,这不比我们一家一户的去动员强。
这种方法虽然汇聚人口慢,但总比咱们到大陆上去抢人好。”
桂英,红玉感觉少爷说的好有道理,自家的地盘已经够大了,缺的是百姓,不缺这个小岛。
搬空了南日岛,大少带着他的舰队,抬着价值五百多万两的财物,近三万的劳动人口,拖着各种各样的船只数十条,欢天喜地的回台湾去了,南日岛上只留下了一片狼藉。
只这一次剿匪,整个台北城市建设的资金全部都有了,小半年的粮食也有。
收缴的各种物资整理出来之后,把普通的瓷器和棉布全部留了下来,送给新来的村民。只把那些精致的生丝,瓷器,丝绸等物重新打包,销往马尼拉。
这整个天启七年,台湾可以关上门来,自己闷头搞建设了,程大少爷心里高兴,差点没有又唱起好运来!
杀星总算是走啦,福建广东沿海的海盗,不由得松了口气。
然而就在这个可以让海盗松口气的档口,一直关注着台湾海峡,静看海盗黑吃黑战况的福建海防参将俞咨皋。
在收到有人送给他的两具海盗头目尸体后,心里自然很高兴。
至于那信上所写的,小孩子海边玩耍,被海盗抢劫,反杀海盗的事情,一看就是小孩子在编故事,俞咨皋压根就不信。
这俞咨皋平白的就捡了两个功劳,同时也让他看到了更大的立功机会。
他看着满载的海盗扬长而去,福州莆田泉州一带的海盗头领死的死,俘的俘,没被俘的也跑得没了影,福建近海突然就海清河宴起来。
俞咨皋觉得此时的郑芝龙元气应该大伤,正是趁他病要他命,可以痛打落水狗的时候。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俞咨皋集合福建水师手里仅有的四百多条战船,开始主动出击剿盗。
只是这个时候,夏季将至,台风将会频繁,并不是大规模剿灭海盗的最佳时间,剿灭海盗的难度大大的增加。
就在舰队在福建海域剿灭海盗的时候,从台湾来到福建沿海的另外一支队伍,带队的何阿菜和他的团队,利用自己疍民的身份,和对沿海各疍民村的熟悉,沿着福建沿海各处的疍民村进行游说。
中国历史上,福建广东沿海,疍民这个特殊的群体,数百年来一直遭到欺压和迫害。
各地的官府都把他们当做洪水猛兽,只准他们待在水上的建筑物里,靠打鱼捞虾为生,不准他们上岸。
什么读书,经商,种地,进城打零工,都跟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
据明朝崇祯年,福建的人口统计,在崇祯八年的时候,福建沿海疍民人数就有三十万之众,加上广东的疍民,总人口接近五十万。
从明朝到满清灭亡,他们一直是生活在社会的最最下层,就连奴仆都不如。
到了中华民国,待遇有所改善,但依然把他们列为危险人群,严格管控。
直到新中国成立,解放了福建广东,他们才得以上岸求生,并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