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教科书吗?程风只能把自己脑袋里装的整理出来,汇集成册作为基本教科书使用。
精密仪器研究院,就只能用刘永寿,刘永禄两兄弟兼任,没有办法,这方面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也就这两兄弟一个学过钟表,一个学过望远镜制作,算是有一点点基础。
再就是钟表组的那几个组员邝弟庆,骆永强,方小淼,柳燕儿几人。
至于理化研究院,目前来说还没有人可以胜任。
程风只能先把财务和行政这个两个方向的学生并到理化研究院。
财务方面的老师暂时就定学习过现代财务的程丫丫和程大妮,石花儿,兰玲玲,王晓云,景诗婍几人。
他们一直是青山堡财务组的财务人员,自从接手财务工作以来,已经做了五年,财务经验还算丰富。
从每月十几两银子到现在每月有上百万的银子的进账,依然没有做过错,也算得上是一群合格的财务组织了。
至于理化方面的人才,目前能够胜任的也只程风一人。
无论是物理知识还是化学知识,除了程风凭自己的记忆,写的初级物理和化学知识课本外,其它的基本还是个零。
少说也得等个十年八年的,才有可能出现合格的老师。
各种任务划定,齐鲁书院高年级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进入各学院学习。
其实这些学生很多都是找有意向的,那些喜欢医的,在二三年级的时候就常到医院去帮忙。
那些喜欢机械的,抽空也会到厂区去帮助那些老爷子们组装机械。
二月二十五,学校军训完毕,教务处对外公布了四年级毕业生的升学方案,他们将不再进入五年级学习,而是直接进入专业学院学习。
经过三天的缓冲,二月二十八日,各专业报名正式开始。
结果就是四年级的七百五十六名毕业生,有三十六名选择了进入机械工程学院。
二十六人选择了精密仪器研究院,
有七十五人选择了理化研究院财务专业,
三百三十人选择了理化研究院行政专业。
一百六十四人选择了医学院。
最后就剩一百二十五人,想成为一名舰长,选择了加入海军。
既然学生都选择了自己有兴趣的专业,那就毫不犹豫了。
高年级的学生安排好,学校又给老师们开了一个动员会,因为台湾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去当校长,希望学校的老师们踊跃报名。
好在齐鲁书院的老师,很多都是辽东的难民出身,只要自己的妻儿在身边,到哪里工作无所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学校号召,就有十一位老师愿意到南方去工作,还是举家搬迁的那种。
最让程风想不到的是,最先到齐鲁书院来任教的四位夫子,三位报了名。
要不是齐鲁书院还需要有院长,许国亮夫子都想去。
最后是丁世杰,秦礼民,李玉玲三位夫子为首,加上另外八位夫子,前往台湾任教。
三月初三,三艘步兵运输舰,满载着学院的全体师生及其家属,以及机械厂库存的一半舰载火箭炮,还有炼钢厂的大钢锭装得满满的一船。驶向台湾。
至此青山堡就只剩下炼钢厂,琉璃厂,酒厂机械厂,钟表作坊。
机械厂之所以没有搬迁,主要还是因为轧钢机械设备正在关键时刻,不敢轻易搬迁。
钟表作坊也是因为那个四面钟的制作还没有完成,所以精密仪器研究院的学生只能留下来。
送走学生,程风终于松了口气。
这才有空把青山堡的大小官爷们聚在居委会开会。得到消息的程二虎也匆忙忙的从寻山所赶回。
青山堡的大佬们好长时间没有聚在一起开过会了,他不知道自家儿子又带回了什么劲爆的消息要传达。
看着满屋子大大小小的叔叔伯伯,程风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这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