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英躬身,双手接过圣旨,直起身来,一挥手:“升旗,鸣礼炮。”
话毕,旁边传来整齐的踏步声,一女子手捧着一面旗子,身后跟着两位帅哥。三人踏着正步,走向中间的旗杆。
这仪式,王如海也是从来没有见过,不知道下一步他们要干什么?
只见三人来到旗杆下,那女孩把一面旗子打开,挂在旗杆旁的绳索上,两位小帅哥站在旗杆下,双手握住绳索。
女孩挂好旗子,用力的往旁边一闪大喊一声:“升旗,鸣礼炮。”
两个男孩开始缓慢的拉动绳索席子,缓缓上升。紧随而来的便是礼炮的声音响起。
要不是程大少爷提前做了说明,估计几人又会被吓个半死。
在一声声隆隆的炮声中,旗帜慢慢升起,三十六响之后,正好升到最高,一面大明的日月旗,高耸于旗杆之上,迎风招展。
这个仪式,别说是俞咨皋,周亮工,就连王如海都感觉,这样的仪式,太正规,太庄严了。
好半晌,王如海才想起来,这传旨的流程还没有干完呢。
王如海大喊一声:“来人。”
后面上来九名宫女,九人手上都端着一个托盘。
“郡主,这有官凭一份,旧港宣慰使印章一枚,郡主私印一枚,二品朝服两套。
还有皇上,皇后娘娘赐个郡主的礼物,郡主朝服四套,头面四套,娘娘赐首饰四套,胭脂水粉两套。”
桂英没想到,竟然还有皇后娘娘赐的胭脂水粉,只好再一次行礼谢恩。
台北临时管委会大摆筵席,招待传旨的贵客,能到的少男少女们基本都到了,除了那几位太医和沈老爷子没敢出面。
至此,大少的海军正式脱离了卫所,有了自己的正式编制,以一支全新的,独立的军事力量,展示在世人面前。
大少南海设海关,管控中国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工作正式展开。
开始全面掌握中国出口商品的采购定价权和出口定价权。
更是把西洋货物的进口权,牢牢的抓在了手里。
以至于在澳门的马士加路突然发现,即便在澳门,自己的想要的货物也是买不进来,算是买进来了也送不出去了。
比原时空郑芝龙只会收保护费的方法可厉害多了。
八月初十,管委会敲锣打鼓的欢送传旨队伍返回京城。
管委会很是大方,送给王如海三千两的辛苦费,周亮工,俞咨皋也有一千两跑腿费。
其余跟随而来的小太监,小宫女和护卫,每人一百两。带来的官兵,一个也给了十两。
这一下,所有跟随来传旨的人都心情大好,眉开眼笑。觉得这个郡主实在是好的不行,巴不得每年都来几次。
招安的事情总算是尘埃落定,熊文灿也放心大胆起来,开始下令各地官府,把福建境内所有的饥民都迁移到东番岛上去。
这一下,各地官府也兴奋起来,接到驱赶饥民的命令,也不管是不是饥民,全都迁移走。
凡是没有土地,又没有被地主雇佣为佃户的人家,通通往三个港口驱赶。
这一下,一些原本还能勉强活得下去的家庭,也被当成了饥民被驱逐出城,搞得各地的黑社会组织,都被扯得七零八落的,组织结构遭到重大打击。
福建的事尘埃落定,如何移民早就有方案,不劳大少操心。
现今大少爷拿到了南海诸岛的法理继承权,可以名正言顺的扫荡南海诸岛各酋长国了。
只是南海大战刚过,还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消化消化现在的成果。
大少现在也不想和澳门的马士加路有什么交集,他得好好准备准备,再憋个大招,回头去把马六甲海峡给搞下来,把马士加路的澳门活活憋死在广东。
送走钦差,台湾的移民工作,开始全面招开。管委会全体忙得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
大量的俘虏需要管制,大量的移民需要安排,各处的工厂,道路需要开工。
新村庄,新城镇,新土地,遍地开花,台湾迎来了移民开发的高光期。
看看台湾的事务乱中有序,井井有条,大少感到很欣慰,终于可以放大宽心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