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
贞观九年,春。
李世民召集了一次文武百官的宴会。
“哈哈,如今大唐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朕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饿死百姓的奏章了。”
看着刚刚回长安的魏征,李世民笑道:“魏征啊,这五年你在岭南为大唐建立了不世功勋,你说说想要什么赏赐?”
五年的岭南经验,让魏征了解到什么是百姓疾苦。
一点点看岭南展起来,特别是农业的壮大,魏征感慨至极。
“陛下。”魏征起身拱手道:“魏征只是马前卒,最终的功劳还是在陛下,在太子殿下。”
“哈哈。”几年不见,李世民现魏征越来越会说话了。
可下一秒,李世民脸就黑了。
“陛下,臣有一请求,那边是岭南的百姓,可否减免赋税,臣在岭南五年,看着岭南拜年年都有灾害,虽然不严重,可朝廷已经将岭南作为粮仓大后方,那么自然是要考虑到让岭南百姓富裕起来。”
李世民蹙眉:“难道岭南的百姓还不够富裕吗?”
这一点,虽然没有实地考察过,可李世民看不少官员奏表的岭南属富庶之地。
加上胡商不断来唐,岭南如今都快过江南了。
反倒是关中之地的百姓,已经没有岭南和江南的百姓富裕了。
这也是展趋势。
他找李承乾也谈过,能不能把关中之地也展起来。
但李承乾的回答是:南方毗邻大海,富裕是正常的,关中之地运输交通不便,想要富裕,有些困难。
一听,李世民也便放弃了。
魏征闻言,拱手道:“陛下,岭南富裕的大多都是商贾,百姓依旧是每日温饱。而且特区的建立,如今太子殿下下令,特区和岭南其它州府互通,百姓必须办理通行证。”
“导致不少的百姓,认为特区能够赚钱,大面积的开始逃荒特区,岭南各州府的官员都非常头疼,大家想过好日子都往特区跑,那其它州府几十年后,岂不是人去楼空?”
“这”李世民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这一点。
但奏章上也没有写啊。
“太子,可有其事?”李世民看着右位的李承乾问道。
官员们也是看着李承乾。
特别是五姓七望和关陇士族,他们这几年属实被打压狠了,但李承乾还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也算是安稳了两年。
李承乾起身,拱手道:“父皇,确有其事。”
“如今特区百姓生活富足,家家户户都开始做了些小生意,四方商贾云集。每年特区能够收缴的赋税在三百万贯左右,而且每年还在增长,光大唐集团每年缴纳的赋税都过了百万贯。”
“但儿臣已经下令,私逃特区的百姓,一律遣返,也会控制通行证的数量。”
“说到底,特区地方不大,若是所有百姓都能去特区的话,特区的治安和经济压力也会很大。”
嚯
满朝文武瞬间惊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