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永琪那失魂落魄的身影缓缓消失在殿门外,脚步声渐行渐远,直至再也听闻不见,皇帝才缓缓将目光从那空荡荡的门口收回,转而看向殿内站得笔直的大臣们。他的眼神犹如深邃的寒潭,透着无尽的威严与不容置疑的冷峻,严肃地说道:“此次更换两江总督之事,诸位爱卿要引以为戒。朝堂之上,本应是公正清明之地,是朕与诸位共同治理天下、为百姓谋福祉之所,不容有任何私心结党之事。
那些结党营私之徒,就如同蛀虫一般,侵蚀着朝廷的根基,若不加以铲除,迟早会动摇我大清的江山社稷。若有现,严惩不贷!朕绝不允许这样的恶行在朝堂上滋生蔓延。朕希望你们都能一心为朝廷着想,为朕分忧解难,莫要辜负了朕对你们的信任。”
皇帝的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在每一位大臣的心上,让他们不禁心中一凛。殿内的大臣们纷纷躬身行礼,齐声说道:“皇上圣明,臣等定当谨记皇上教诲,恪尽职守,绝不敢有丝毫私心结党之举。”那声音整齐而洪亮,在大殿中回荡,仿佛是对皇帝的庄严承诺。
皇帝不再理会皇五阿哥永琪之事,仿佛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他缓缓转头,目光落在站在一旁的靖国公宇麟身上。宇麟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苍松,浑身散着一种刚正不阿的气质。皇帝看着他,眼中流露出一丝信任与期待,说道:“宇麟,如今你身为两江总督,这责任可谓重大。两江之地,乃是我大清的经济命脉所在,关系着朝廷的财政收入和百姓的生计。这朝堂之上,可要时刻警惕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他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窜出来咬人。若现有人与皇子勾结,妄图谋取私利,破坏朝堂的安稳,立刻禀报于朕。朕绝不能让这样的阴谋得逞,否则,我大清的江山将岌岌可危。”
宇麟连忙躬身行礼,那动作标准而恭敬,仿佛在向皇帝表达自己无尽的忠诚。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而诚恳,恭敬地说道:“皇上放心,臣定当尽心尽力,为皇上守护好这朝堂的安稳。臣深知两江总督之职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若有任何风吹草动,哪怕只是一丝可疑的迹象,定第一时间禀报皇上。臣愿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扞卫朝廷的尊严和皇上的权威。”
皇帝微微点头,对宇麟的回答表示满意。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说道:“朕相信你的能力与忠诚。你身为靖国公,又是皇贵妃的亲哥哥,永瑚的亲舅舅,朕对你自然是放心的。但你也要明白,这朝堂上的局势错综复杂,暗流涌动,切不可掉以轻心。你到了两江之后,要尽快熟悉当地的政务,整顿吏治,打击那些贪污腐败之徒,让两江之地恢复往日的繁荣。”
宇麟再次躬身行礼,说道:“皇上教诲,臣铭记于心。臣到了两江之后,定当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的疾苦,严惩贪官污吏,为百姓谋福祉。同时,臣也会加强与地方官员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治理好两江之地,不辜负皇上对臣的期望。”
皇帝满意地笑了笑,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人感到温暖而安心。他说道:“好,有你这番话,朕就放心了。你即日便启程前往两江吧,朕期待着你传来好消息。”
皇帝微微颔,目光中透着几分赞许,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很好,朕要的就是你这份忠诚与果决。两江之地,向来是鱼龙混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你到了那里,莫要被那些表面的繁华所迷惑。凡事多留个心眼,切不可轻信他人之言。”
宇麟再次深深一躬,声音坚定而沉稳:“皇上教诲,臣铭记于心。臣此去两江,定当以皇上的旨意为行事准则,不偏不倚,公正严明。若有违抗皇命、结党营私之徒,臣定不会手软,严惩不贷。”
此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微微欠身,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此次更换两江总督,事关重大。两江地区经济繁荣,却又暗流涌动,新总督初来乍到,恐难以迅掌控局面。不知皇上可有其他安排,以助靖国公顺利开展工作?”
皇帝目光一转,看向这位大臣,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爱卿所言有理。不过,朕相信宇麟的能力。他久经沙场,又心思缜密,定能应对两江的各种复杂情况。当然,朕也会安排一些得力之人从旁协助。”
说罢,皇帝转头看向另一位大臣:“李尚书,你向来对两江之事有所研究,此次便由你挑选几位精明强干之士,随宇麟一同前往两江,协助他处理政务。”
李尚书连忙出列,躬身领命:“皇上圣明,臣定当精心挑选,为靖国公选出得力助手,不负皇上所托。”
宇麟见状,再次向皇帝行礼:“多谢皇上为臣考虑周全,有诸位大臣相助,臣更有信心治理好两江。臣定不负皇上重望,让两江之地风清气正,为朝廷增添助力。”
皇帝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周身散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他微微眯起双眸,目光如深邃的潭水,带着几分审视与期待,落在即将前往两江赴任的大臣身上。片刻后,他满意地点点头,那动作虽轻,却似带着千钧的分量,仿佛是对这位大臣能力的一种认可。
随后,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浑厚,犹如洪钟般在大殿中回荡:“朕就等着看你在两江的作为了。两江之地,乃我大夏朝的东南门户,犹如国家的咽喉要道,至关重要。那里物产丰饶,商贸繁荣,但同时也暗藏着诸多隐患,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你此番前去,定要殚精竭虑,为朕守好这东南门户,护一方百姓安宁。若能做出一番成绩,朕自不会亏待于你,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皆不在话下。”
说到这儿,皇帝话锋一转,眼神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接着说道:“将那个户部新来的和珅,朕看着有几分小聪明,把他给靖国公。靖国公,你素来善于用人,这和珅到了你手下,定能如鱼得水,将他的才智挥到极致。”
此刻,皇帝心中暗自思量,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上一世。在那段岁月里,他晚年时渐渐懒于朝政,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对朝堂之事疏于过问。和珅初入官场时,也曾怀着一腔报国热忱,想要为朝廷尽心尽力。然而,在皇帝的放任与朝堂腐败风气的影响下,和珅逐渐迷失了自我,一步步走向了贪腐的深渊,最终成为了一个臭名昭着的大贪官。
但皇帝又不得不承认,和珅这人的确有着非凡的办差能力。在处理各种繁琐的政务时,他总能迅理清头绪,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无论是筹集军饷、兴修水利,还是与其他官员周旋协调,他都能做得井井有条。
皇帝心想,这一世既然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定要好好引导和珅,让他将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或许可以给他更多的监督与约束,同时给予适当的激励,让他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而不是走向那万劫不复的歧途。这和珅,就像一把尚未开锋的宝剑,若能加以正确的打磨与引导,定能成为削铁如泥的神兵利器,为我朝开疆拓土、守护江山立下不朽功勋。
皇帝微微颔,目光望向远方,似是透过这宫殿的墙壁,看到了那遥远的两江之地,沉声道:“两江乃我朝赋税重地,关系重大。宇麟你此去,责任不轻。和珅既有几分聪明,你便好好引导,若他能一心为公,将来必成大器;若他心生邪念,你也莫要手软,该惩则惩。”
宇麟神色一凛,郑重道:“皇上放心,臣定当以身作则,让和珅知晓何为真正的为官之道。臣会时刻监督于他,若他有半分贪念,定及时纠正,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