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 第743章 那位老熟人(第1页)

第743章 那位老熟人(第1页)

赵云飞站在长安城北门前,一阵冷风吹得他披风微扬,脚下黄尘飞起。这偌大的帝都,如今却是杀机重重。他摸了摸腰间那柄看似寻常却锋利无比的短剑,嘴角一撇,嘀咕道:“进了这个局,再想抽身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门官审查颇严,一个个进城的百姓和商贩都被细细盘问。赵云飞一副落魄书生模样,随口背了两句《诗经》,又从怀里摸出一封假造的推荐信,说是投奔长安某位文人,果不其然,那门官翻来覆去看了几眼,便点头放行。

长安城内,比他上次来时更繁华,也更紧张。街头巷尾不时可见巡逻的军士,百姓大都低眉顺目,唯恐惹祸上身。李渊此时还未正式起兵,但风起云涌的暗流早已在城中交织成网。

赵云飞马不停蹄地直奔东市旁的“观风楼”——长安城中少有的中立地带,说是酒楼,实则是各路豪杰、密探、官员、甚至江湖术士暗中交换情报、勾连势力的地方。这里人多眼杂,却又最适合隐藏行迹。

刚踏入酒楼,便见一个身影从角落站起,低声道:“赵大人,终于来了。”

来人是赵云飞的老熟人——秦无夜,前刺史府司录,现在却已成了他安插在长安的密探之一。此人聪明狡猾,嘴皮子滑得可以当油纸伞卖,性命虽不可靠,但用来探风却是一把好手。

赵云飞一边坐下,一边接过他递来的纸条,问道:“你说的那位‘司马先生’,可有下落?”

秦无夜低声道:“这人不简单,自号‘江左遗贤’,在长安教授门生,表面风雅客,实则与隋中枢多方有往来,尤与宇文化及私交匪浅。”

“他真的是穿越者?”

“属下不敢妄断。”秦无夜声音更低了几分,“但据我所探,其人所说之言、所作之诗,常令士人惊为天人,犹如知晓千年之后之事。”

赵云飞心里咯噔一下。

前六位穿越者,各有其长。有的功于谋略,有的精通兵法,有的深谙经济之道,最麻烦的是那种披着文化人皮的疯子,动辄以“大义”服人,结果却是兴风作浪、生灵涂炭。

“他现在在哪?”

“今晚,他会出现在太学,讲授《易经》。门下弟子据说包括杜如晦、房玄龄……”

赵云飞听得心里咯噔一下。历史的线索如风中草絮,稍一不慎,便会改变轨迹。他缓缓站起身,“带我去看看。”

……

太学内烛光如昼,诸生坐得密密麻麻,一片肃静。

讲台上,司马徽一身青衫,温文儒雅,面带微笑,讲述《易经》中“否泰之交,刚柔之变”。

赵云飞站在殿柱后,静静望着他。

那张脸……不认识。却真有几分书卷气。

“诸位,可知,乱世之中,得人心者得天下?”司马徽顿了一下,语调忽然一转,“大隋之弊,在于豪强割据,庙堂与百姓之间,如隔云雾。吾愿以此身,寻求一法,破此格局。”

学生们低声议论,似被打动。

“他不是在讲《易经》么,怎么扯到政治了?”赵云飞低声吐槽。

秦无夜皱眉:“这是他的套路,讲经义是幌子,实则在传播治国理政之术。只不过,他的那一套,与现朝法度大相径庭。”

赵云飞眼中一冷。

果然是个祸害。

讲学结束后,司马徽缓步走出太学,沿着石板路朝南门行去。

赵云飞并未贸然现身,而是绕行街头,在南门外等他。

夜风微凉,星月半隐。赵云飞站在一株槐树下,手中把玩着一块玉佩,那是他从一个死去的穿越者身上取来的,玉上刻着一句话——“吾辈既来,当改天命。”

脚步声渐近,司马徽独自一人,负手而行。

赵云飞走出阴影,拦在他面前,笑道:“司马先生,夜行不易,不如我们找个地方,谈谈天命?”

司马徽站住,眯起眼,看着他,“你不是太学的学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