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上好的布料,大上海来的布料”!
到处是小贩的叫卖声。
一处卖各种杂粮的摊子,林荣走了过去,摊子上摆着小米,高粱,玉米面。
“老板这白面是怎么卖的”,林荣指着旁边一小袋白面问道。
“一块大洋你都拿走”,摊位上的男人说道。
“这一袋也就十斤吧!也太贵了!”林荣没想到现在的白面价格如此高,好家伙这白面也不知道是加工的工艺问题还是老板故意如此,白面看起来颜色发灰,这十斤白面里得掺了一斤麸皮。
“贵!你还别嫌贵,就这还是咱这里独一份,现在小鬼子不让咱们吃白面,全让他们给我搜走了,就是县城里的大户一年都难得吃上几顿,这点货还是冒着风险搞来的。”摊贩说完一把拿过面口袋不再搭理林荣。
得!这暴脾气,自己多问一嘴人家居然生气不卖了,林荣摇摇头起身向着张玉龄黄蕴怡追去。
“你这老板真是不晓事,以为有点白面就了不起了,告诉你俺们昨天还吃的白面蒸的大馒头,比你这个面白多了。”二迷糊看到林荣离开指着摊贩老板教训了一句。
“吹牛吧你!我还说我昨天吃的是龙肉呢!”摊贩老板抱着胳膊脑袋歪到一边。
“爱信不信”!二迷糊向着林荣的方向追去。
集市里一处地摊围满了人,林荣看到两个媳妇与秀琴在人群里,连忙快步走了过去,定睛往里一瞧,原来是猎人在卖山货。
那为首一人看起来四十多岁,满脸风霜穿着皮袄,背着一杆猎枪,身旁站着两个年轻人腰间别着匕首,看起来像是父子三人。
三人面前摆着猎物,木板上放着一个被肢解成一块块的野猪肉,围观人群看的多买的少。
这两年鬼子破坏封锁的厉害,导致物价飞涨,连一向坚挺的大洋都快速的贬值,购买力都飞速下降,即便野猪肉味腥臊也是难得的肉食,一般家庭也舍不得购买。
还好今天赶上了庙会十里八乡的人汇聚一起,庞大的入口基数总有家里藏着大洋金条,生活说得过去的百姓买来一块解解馋。
“那条白狐狸皮多少钱”?人群里有人问道。
“五块大洋”!
“什么!这么贵!你这人也太黑心了,就一条皮子,连肉都没有你就敢要这么多钱。”人群里一个年轻气愤的说道。
“你这年轻的娃娃怎么说话呢!知不知道这是白色的狐狸皮,你看看这毛色一根杂毛都没有,俺打了这么多年猎才遇到这一个,要不是怕城里的二狗子打俺的鬼主意,俺拿到城里卖最少要翻一倍”。中年男子没好气的说道。
“你这不废话吗!你要是拿到北平城去卖价格不是更高吗,你得能拿的到算啊!”我在给你加一块,两块大洋,你要是卖我就拿走,你要是不卖就自个留着烂到手里吧!”年轻人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块大洋爱买不买,真当俺是个没见识的”中年猎人双手插进袖口蹲在地上,不再搭理讲价的年轻人。
“五块大洋,买这个玩意不能吃不能喝的,还不如买那野猪肉回家。”人群里一些围观的人说道。
年轻人一打岔,没想到猪肉摊子上的野猪卖的快了起来,白狐皮一时为人问津。
“那…那张皮子能给我看看吗”?人群里一个漂亮女人小声的问道。
中年猎人蹲在地上,闻声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原来是一个穿着狼皮大衣漂亮的耀眼女子。
中年猎人心中一动,这个女娃看着穿着打扮就是个有钱的,这大衣最少要四块狼皮,白色的皮毛夹着灰色的细丝,衣服的做工就不是这穷地方的师傅能做出来的,那衣服上的大纽扣都没见过,这女娃身边还跟着一个同样漂亮的小姐和一个大丫鬟。
肯定是个有钱的主!看来这条白狐皮今天要有真买主了。
中年猎人高兴的拿过白狐皮递给张玉龄。
“真漂亮,这狐皮我要了”!张玉龄拿过这张完整的白狐皮,摸着雪白如雪的皮毛眼睛一亮,就要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