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那赵淳该怎么处置?”
提起赵淳,延昌帝目光中闪过一丝冷意,以前他还觉得赵淳是个可用之材,可现在看来……根本就是个无情无义的小人,他若是能跟容戌共同进退,他还会欣赏他一点。
可他却跟个墙头草一般,看到事情有不对的地方立马就转了风向,这人……根本就留不得,留着也只会成为祸害!
可现在却不能动,现在动了他,估计会引起骁骑军的惶恐,骁骑军也是被容戌蒙骗了才会造反,他只打算把几个高级将领换掉,其他人却是不打算动的。
他对韩子玉摆摆手,“这个你别操心了,朕自有打算!天快亮了……你们别回府了,就在宫里歇一歇,等下朝了再回去。”
“……是!”
十月十一。
这一日延昌帝上朝。
京城昨夜的震荡有些人百官们已经明了,因为京城外的三个军营里都有文武百官们的亲属在里头,因此消息完全瞒不住,而且昨夜几十万的铁骑几乎踏破了官道,震天的厮杀声众人也听的分明,因此今日百官们尤其沉默。
尤其是太子党。
容恒今日没有上朝,延昌帝目光在扫了一圈,在朝堂上把太子谋反的事情全都说了个清楚明白,并说明太子和简亲王一同被绞杀,把对太子府和简亲王府的惩罚也都当朝宣布,就在三皇子党窃喜的时候,延昌帝突然又爆出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容恒和容戌在二十四年前被简亲王掉包,并且说是昨天简亲王亲口承认的。
这事顿时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有人恍然,有人质疑。
“皇上,万一是简亲王最后的报复呢,谁不知道容恒是简亲王的儿子,兴许他故意这样说,故意乱人阵脚呢。”
延昌帝轻轻的看发言的温太傅,淡淡的道,“朕已经查明了真相,确定容恒就是朕的儿子!”
此言一出,质疑的人也闭上了嘴巴。
皇上又不是傻子,难道会眼睁睁的看着别人的儿子登上自己的皇位?三皇子党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被容誉叮嘱过了,在朝堂上竟然也没有提出什么质疑。
延昌帝满意的点点头,韩子玉和孙清正的话对他到底是有用的,他当即下令封了容誉为荣亲王,赐了江南的一处封底。
众人顿时了然,大远朝的规矩,皇子一旦封王,便没有机会再争夺皇位,皇上这是下了决心要让容恒登基了。
不但如此,延昌帝在朝堂上夺了容誉掌管飞虎军的兵符,并且寻了个由头,贬了一个三皇子党的人,于是百官们再次明白,一夜之间,风云变幻。原本的三皇子党和太子党的人都大跌眼镜,谁也想不到,不是太子登基,更不是三皇子登基,而是由容恒执掌了大权。
百官们均不敢吱声。
最后,延昌帝直接让人到定安侯府去传旨,封容恒为太子,并且把从容誉手中刚刚夺来的飞虎军的令牌,包括先前容戌执掌的骁骑军的令牌让人一并带给了容恒。
一时间百官心情复杂。
谁能想到一年多前他们还看不起的简亲王府的二傻子,现如今摇身一变就成了手握实权的太子殿下了!
最最悔恨的人就成了温太傅,当年如果他坚持把温婉嫁给容恒,那现在他的女儿不但不会死,还成了太子妃啊!他几乎要捶胸扼腕,可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早朝的最后,延昌帝贬了几个昨夜和容戌一起造反的将军,而赵淳……直接被延昌帝革了九门提督的官职,同时,也削了他建昌候的侯爵,至此,赵淳算是直接从官员变成了庶民。
但是赵淳还是松了一口气,只要留得一条性命,总归有能咸鱼翻身的时候。
他当即在朝堂中摘下了官帽,退出了皇宫。
延昌帝还算留情面,兴许是看在老侯爷的份上,并没有收回侯府的府邸,留给他们一个安身之所。
十月十二。
大景朝的太子楚容提前登基,登基第一件事便是发兵讨伐大远。
理由是,大景意图跟大远和亲,可他们尊贵的公主却被拒绝,其二是楚容出使大远的时候遭遇刺杀,险些丧命。
大景的士兵们听了愤怒不已,誓要挥兵南下,绝不让他们的公主白白的受这个屈辱,更不让他们尊贵的太子殿下的伤白受!
至此。
天下大乱!
------题外话------
知道之前楚容提和亲的时候为嘛没有坚持了吧?老早就算计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