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号外号外,东北发现亿吨大油田。”——《大公报》。
“中国不再是贫油国!”——《时务报》。
“我挖石油的那些年。”《周刊》。
“英美多家石油公司有意开发东北。”《经济报》。
“说说陆相油田与海相油田。”《科学月刊》……
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道铺天盖地,在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大庆油田。
其中最引人注意,最发人深省的一篇文章是《石油——战争在迫近》!
作者首先普及东北的战略意义,介绍东北的资源,用宏观视野分析大庆油田对国内、亚洲经济的重要性。
然后突然笔锋一转,从日本人的角度分析,大庆油田和东北,对于经济萧条的日本来说,简直就是饿狼嘴边的肥肉!
这篇文章,通过发行量最广的大公报,以及国家通讯社,一时传遍全国!
各界反应不一,总之,这文章挺骇人听闻的!
尤其是上海人,一听可能要和日本人打仗,立刻就怂了大片。
然后就有一批人跳出来喊不能打,还是以和为贵,不要多生事端,免得又引来一场庚子事变……
上海毕竟不是武汉,更不是广州,亲日思想有很大市场。
前几年日本地震,上海就有很多名流哭着喊着要捐款赈灾,为什么说哭着喊着呢?
因为那些人多是戏子和尚文人,这些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那时的中国还是四分五裂,致公党还窝在两广,中国人连自己都顾不上,部分中国人却时刻关心还领着庚子赔款的日本人过得好不好,这是怎样的圣母情怀?
大庆油田消息传到日本,日本人是怎样想的呢?
中国圣母们难以想象,连小孩子吃苹果都被教育要跑到别人家杀人放火,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日本人,有多么振奋?
东京的报纸大多在鼓吹满蒙生命线,简直举国欢腾,像过节似的。
被洗脑多年,在他们眼里,“我们流了那么多血才打败俄国人”,满蒙就是日本的。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
田中奏折是否真实存在不重要,关键是事实胜于雄辩,日本人就是这样干的。
皇宫举行御前会议,裕仁阴着脸默默地看着身下的首相、陆相、海相、外相、藏相,不怎么说话,这家伙平时就这样装逼,体现他万世一系的现世神的高逼格。
看似不发意见,什么决定都是内阁做出来的,但要是没有他的默许参与,那就呵呵——
这几年倒了几次阁,死了几个首相来着?
田中义一又当上了首相,为什么说又呢?
因为前两年倒阁下台了,差点被人干掉,蝴蝶效应救了他狗命,现在又活泼乱跳,在政坛重整雄风。
大庆油田牵动这帮人的心,宇垣一成(陆相)尤为热衷干涉东北事务,他是关东军的后台:“大庆油田储油量超过十亿吨,这是不完全估计的数字,可能会更多。
毋庸置疑,这是亚洲第一大油田。帝国的宝藏,决不能落入支那小偷手中。”
陆军马鹿要发飙啊?
外相币原喜重郎心里想着,他文质彬彬,做了岩崎弥太郎的女婿,岩崎弥太郎是三菱财阀的创始人。
大庆油田发现后,三菱家族、三井家族马上联系孔祥熙,提出共同开发方略。
孔祥熙倒是挺心动,可惜没有决定权,美华石油公司和武汉政府都拒绝了日本人的友好建议。
就算通过外交渠道,得到的答案也是——no!
给不识好歹的家伙教训,看他们还敢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市场不?三菱三井等日本财阀达成共识,于是压力传到币原喜重郎那。
于是他道:“武汉已经回绝了我们,他们态度很坚决。中东路事件后,他们心气很高。”
潜台词就是告诉各位,这事谈不了了——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