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备无患。
凌晨三点一十四分,十二架海马直升机降落在了德黑兰郊外山区的一个秘密地点。
从这个秘密地点,贝克威思率领九十名突击队员乘坐汽车,在夜色的掩护下,向德黑兰赶去。
到了市郊边上,汽车停下,贝克威思和他的突击队下车后,汽车被潜伏的特工开走。
时间,营救人质成功的关键就是时间,被沙暴耽误了一个多小时,现在,贝克威思要争分夺秒。
突击队向美国大使馆快速突进。
距离大使馆还有八百米左右,突然,几道强烈的光束笼罩了突击队。
这是探照灯的光束,但这里不该有探照灯。
贝克威思立刻反应过来,意识到他闯进了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陷阱里。
枪声大作。
应该立刻投降,但没时间投降,突击队本能地闯入了旁边的一栋建筑物里。
躲进了建筑物,贝克威思知道他们毫无机会,即便侥幸跑出去几个,绝大多数队员也必然会被打死,而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贝克威思想投降,投降,不过是大使馆里的人质多些而已。
干特殊任务的,大家都是聪明人,没有人反对投降,但是,谁也没想到,他们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
露头一个死一个。
贝克威思立刻就明白了,伊朗人要他们呆在这儿。
――――
华盛顿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别人就不说了,卡特总统一听到消息,脸就绿了。
马上就大选了,连任本就很有问题,现在,彻底别想了。
电视画面传了过来,大人物的脸全都绿了。
一个个本该是英明神武的美国大兵,在电视画面里真是太惨了,太丢强大的美利坚的脸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人物一怒,计划加紧进行,给萨达姆提供更多的援助,让萨达姆早点干。
――――
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这句话是错的,和事实不符,充其量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兄弟一旦起阋,你死我活的程度比外侮可强烈多了。理由很简单,外侮很远,而兄弟很近。
伊朗和伊拉克就是这样的一对兄弟。
夏特阿拉伯河是伊朗和伊拉克两国交界处的界河,百年来,两国一直对夏特阿拉伯河的归属存在争议。
这个问题以前还不太严重,但自从夏特阿拉伯河成为两国石油输出的通道之后,问题就严重了。
加上两国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的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
此前,美国罩着伊朗,伊拉克虽然靠着苏联,但也没有办法。
现在,机会来了。
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尤其是伊朗美国彻底交恶,绝对是伊拉克发动战争,收复失地的绝好机会。
萨达姆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