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心中有了些许疑惑,不过也只是一晃而过,只当是小崔大人偶有口误。
那老农看向崔尧,躬身行礼道:“尚书大人有悲悯之心,老汉感佩莫名!
然我华夏子民根植在骨子里的念想就是故土难离,并非所有黎民百姓都有抛家舍业,褴褛筚路之决心。
莫怪老汉贪心不足,老夫只想问问,那些不愿意舍弃故土的人又该如何?
都是我炎黄子孙,总不能因为人家没那么大出息就硬生生的分个三六九等出来吧?”
崔尧沉默以对,对于这个问题,他知道该如何解答,却开不了口。
无他,僭越尔,这不是花费上几个铜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或许,至少不该是在这等大庭广众之下所讨论的问题,回答的一个不慎,影响的便是大唐的百年国运,由不得他信口开河。
于是崔尧又望向李承乾,可并没有得到什么回应,映入眼帘的只有一片茫然的表情。
崔尧不禁有些失望,此事绝非是他所能承诺之事,甚至当场进谏也是不行。
否则难免有逼宫之嫌。
故而,这个决定必须由陛下亲自开口,其中涉及的分寸也必须由他亲自拿捏,旁人不好越俎代庖。
好在李承乾没有持续迷茫下去,他揉了揉脸低声问道:“崔卿,去岁我大唐岁入几何?”
崔尧略该振奋,忙急声回应:“回陛下,去岁西藏道免税期已满,加上西藏道的人口与自行加入大唐国籍之异族。
户部粗粗统计数据为:大唐人口越八百九十万户,人口约五千三百万人。
丁口税折算为钱约2500万贯。
庸调折算为钱约2700万贯。
田亩征收的补充税约折算为钱1240万贯。
户税约折算为钱200万贯。
总计约6600万贯。
除去损耗以及粮、布、绢等实物,国库入库实钱两千三百万贯。”
李承乾点点头,接着问道:“各地粮仓储量计数几何?”
好在崔尧为了今日准备良多,故而也不见慌张。
只见他不慌不忙的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随意翻了翻便照本宣科地念了起来。
“回陛下,太仓、含嘉仓、太原仓等天下诸仓:约四千二百六十二万六千一百八十四石(约2515万吨)。其中含嘉仓二百八十七仓储量最为丰厚,单只洛阳一地便存粮二百五十万石,冠绝天下。
另各地正仓存约四百二十一万两千一百八十四石(约2485万吨)。
诸地义仓存约六千三百一十七万七千六百六十石(约37275万吨)。不过,此数据乃是各地自行上报,其中或有水分,但无伤大雅。
各州府设立常平仓存约四百六十二万两千两百二十石(约2715万吨)。
诸色仓粮总储粮约一亿两千六百六十万石(约合74694万吨)。”
(数据查自《通典·食货典·轻重》,时间为天宝八年,在此借用。)
李承乾恍惚道:“有这么多了?”
崔尧扬扬手中的册子,一脸不粘锅的表情道:“户部的数据是这样的,臣为手中的数据负责,但若其中掺有不法之事,烦请陛下责令吏部。”
兼任吏部尚书的高季辅一脸懵逼,怎么能冷不丁的朝人甩刀子呢?端的是神出鬼没!
(时任吏部尚书应为柳奭,但柳奭之起落涉及原历史中王皇后的裙带关系,后因废王立武一事被贬,故在本文中直接略去,还请诸位不要细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