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言道:“既然不涉及隐秘,老夫还请小友说说,究竟是什么实验?”
崔尧比划着说道:“一些临床试验,昔年李靖老大人不是俘获了不少突厥俘虏吗?这些人为青霉素的面世,做出了不菲的贡献。”
“哦?突厥亦有良医?敢问他们参与了什么实验?”
“呃,说来所有实验都参与了,具体来说就是被人实验。”
……
……
孔志约不由回想起在太医院看见的十几副森然的骨架,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太医院的人都是变态,世人皆知,偏爱把玩死人骨骼也不是什么隐秘事。
可孔志约直到现在才隐约联想到,或许此事之始作俑者,或是另有其人。
怪不得那些人讳莫如深,说什么也不肯透露,还说什么不可外传……
不可外传的或许不是什么医术吧?
而是这些医术到底是怎么来的……
长孙无忌倒没什么忌讳,直言道:“都是突厥人?其人与我等汉人医理相通吗?老夫觉得还是谨慎些好。
教坊司还有一些无人赎买的……
毕竟还是同源同种牢靠些。”
崔尧一阵恶寒,这厮三十七度的嘴,是怎么说出如此冷森森的话来的?
“不用,不用,那药物的效果您应该也曾见过,军中最是缺不得,实在是良药,已经不需要验证了。”
“哦,这样啊。”
看样子,长孙无忌充满了实践精神,闻言还有些可惜。
不过也并未纠结,反而继续问道:“攻灭西突厥距今已逾快十年了吧?太医院如今可还有药人?
如今志约修书未竟,既然药人有此大用,切不可断了来源哩。
若是小友觉得教坊司中人不堪大用,老夫这里还有不少大理寺呈上的陈年旧案,其中有不少犯官恶吏,碍于陛下仁慈,不得头悬示曹,只能流放边远。
可说来,这流放又是一笔靡费,无论是押运、收管、安置,皆是冗余。
莫不如……”
“老友且住!不劳老大人操心,如今倭国内斗正酣,太医院并不缺药人,老大人之热心,在下心领了,还是莫要打我华夏同胞的主意了。”
“欸,哪的话,硕鼠之辈,苟残性命已是邀天之幸,哪里还算的上是人哩,让他们做药人是看的起他们。
再者说,据传倭人普遍身不足四尺,犹如跛脚狒狒,其舌硬直,说不来婉转人言。
就是说,他们当真算的上人族吗?
药理之学,老夫也略知一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莫要因为几个类人牲畜,影响了我大唐的传世之学。
若以此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哩。”
崔尧不得不替倭人挽尊道:“其实您看着不像人,说到底,彼辈还真是人族哩。”
“如此吗?不是替倭人缓颊?老夫非是鄙视蛮夷,就是单纯从学术上,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