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不疾想了想答道,“学生想姐凭弟贵。”
这个回答感动得冯初晨想落泪。
孙先生欣赏地点点头,捋着胡子说道,“长姐如母,心怀感恩。好,汝子可教也。”
夫妇二人坐上座,冯不疾磕头拜师,献上六礼。
冯初晨又道,“我弟弟身体一直不好,上年秋才开始渐渐好转。我想让他晌午回家吃饭,歇息小半个时辰,未时末来上课,等身体好些后再跟其他同窗一样。”
私塾学生辰时二刻上课,午时正下课,晌饭两刻钟,歇息两刻钟,午时末上课,申时放学。
孙先生已经看出冯不疾比一般孩子瘦弱,点头应允。
次日早饭后,一家人和大头把穿着靓蓝色绸子小长袍,拎着小篮子的冯不疾送至院门口,冯初晨和芍药又把他送至前一个胡同口,看着他走进孙家私塾。
冯初晨看了一下,私塾学多为七八岁至十五六的少年,居然还有一个蓄须的中年人。
孙先生的学生都是启蒙,若考上童生就会另觅良师。说明这个人连童生都不是,这么大年纪还学什么呀。
冯初晨暗诽,古代某些观念奇葩,成年人不想着养家,跟几岁小儿一起学习。偏偏许多人还支持,认为他志向高远。
午时初姚家人来了,连姚二嫂都抱着两个月大的奶娃娃来了。
他们送了自家烧制的细瓷、粗瓷碗碟各一套,茶碗各一套,还专门买了两架一扇屏风。一个是五子登科,一个是寒雪傲梅,分别送与姐弟二人。
姚氏窑场烧制了一千个细瓷大茶罐,拿去茶楼卖了个好价钱,又签定了几笔大生意。
名声比之前盛多了。
众人转了一圈宅子,又进侧门去隔壁宅子看了一圈。
姚老丈夸奖道,“晨丫头能干,质娘可以放心了。”
晌饭大多素菜,去酒楼买了几个招待客人的肉菜,还沽了一坛好酒。
一家人玩到申时初才走。
冯初晨又送了一匹温府送的料子做回礼。
月末冯不疾休沐,姐弟二人带了两筐新鲜菜蔬和一包治雀斑的秘药去了胡府。
胡家人才知道他们搬家了。
胡夫人埋怨道,“你们也没说一声,下个休沐让悠鸣夫妇带着孩子们去新宅恭贺。”
冯初晨笑道,“你们忙,怎么好打扰。”
胡大奶奶脸上的雀斑好多了,绝大部分变淡,之前比较淡的完全消失。
人也白皙秀美多了。
冯初晨道,“看情形,只能变淡,不可能完全消除。是药三分毒,再吃一个月就不要吃了。”
胡夫人说道,“这已经非常好了。身体要紧,老大媳妇要听话。”
胡大奶奶笑道,“好,听婆婆的,听冯姑娘的,这比我之前想的好太多。”
四月初十,胡悠鸣夫妇带着妹妹胡悠嘉及儿子闺女去北安坊的冯宅恭贺乔迁之喜,送上两个半人高的大青花瓷花瓶做贺礼。
玩到下晌申时末才走。
京兆府少尹家眷来家里串门子,冯家当然不会低调。
胡家人走后,芍药和半夏各抓了一把瓜子几颗糖果去跟邻居家的小娘子炫耀了一番。
邻居们没想到,从乡下来的孤儿孤女,除了死去的冯医婆,还有这个倚仗。某些人的想法也压了下去,不敢招惹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