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苦着脸求道“爷,还是别去那个地方吧,小的晚上睡不着觉,做恶梦。”
上官如玉头也不回,“那你就回府享清福吧。”
一个护卫骑马跟上,一个护卫把一条马僵绳甩给端砚。
端砚哪敢回府,翻身上马跟着跑了。
驴车上,冯初晨有了丝疑惑,上官如玉怎么有种熟悉之感?
想到已经见过一面,可不是有熟悉之感。
冯初晨刚才也听蔡毓秀说了一些上官如玉的事。
小小年纪就被封卫安侯世子,上年国子监肄业后去礼部当差。不仅不好好当差,还经常“旷工”,上峰不敢管,都睁只眼闭只眼。
后来又进宫当待卫,依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哪怕老老实实呆在宫里,也是一多半时间在慈宁宫陪太后躲清闲。
除了爱同几个纨绔去戏院看戏和去青楼听曲儿,上官如玉另一个癖好就是喜欢去刑部大牢看犯人上大刑。因为这事挨过上官驸马不少揍……
看他今天的表现,就是个被惯出来的纨绔,再揍也揍不好那种。
之后的一个多月,同济妇幼医馆大体装修完毕,床和器械也做好了。
再做做其它准备,定于七月十八开业。
给温舒看病的同时,这个月冯初晨被五家请去诊病,施过一次上阴神针。
施神针的是前一个胡同的住家,只付了三十七两银子。
这户是小官之家,官职不高,要养一大家子人,还有两个小妾。
冯初晨腹诽这么穷还要纳妾,也只得让他写了一张借条,一年内还清。
另施针救过一个血崩产妇。
因为上门服务,她错过了另一个上门请她的产妇家人,那个乳儿还死了。
若两个产妇都在医馆生产,说不定那个孩子就能救活。
这是一个血的教训。
每一次上门诊病,冯初晨都会打同济妇幼医馆的广告,说明生产去“住馆”的优点及做产检的好处。
并告之,同济妇幼医馆开业后,一般情况她不会再上门诊病,并用那个死儿做了解释。
在高门,她很难跟主管中馈的夫人说上话,这些话都是说给管事婆子听。
婆子的表情嗤之以鼻,意思我家主子才不去住馆,我家请你你敢不来?
不知将来还会遇到什么麻烦。
六月十四下晌,留下吴婶看家,冯初晨带着弟弟和其他下人、大头一起回了乡下老宅。
明天是大姑逝世一周年,要去祭拜大姑,还要把老宅清扫一遍。
村民们看到冯不疾,惊讶极了。
“天,不疾小子大变样,一点不像病秧子了。”
“是啊,长高了,长胖了,小脸白里透红。”
“所以说,人不要做恶,要多多行善。看看冯医婆,做了一辈子好事,后人日子都好过了。”
“也不是进多了产房都下头,人家冯医婆进了那么多次产房,后人还不是越过越好。”
……
冯初晨笑着没言语,冯不疾依然小嘴蜜甜。
“赵大伯,夏三婶……我是长高了,长高了这么多。”
他小手比了一下,“还上学了,先生极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