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说笑几句,胡大奶奶道,“你自去忙,我们在这里赏花喝茶。哎哟,两个月没来,庭院又变样了,像个小花园。”
不止有各色鲜花,还有爬上墙和柱子的藤蔓,真是繁花似锦。
芍药笑道,“我家姑娘的钱都花在了医馆和这些花草上。”
巳时初,穿着便服的郭家令、端砚和方老大夫、小秦大夫、蔡毓秀先后来了。
蔡毓秀穿着女医服,浅绿色中衣,墨绿色比甲长裙,衣裙上绣着仙草和灵芝图案。
除了蔡毓秀去医馆内转了一圈,几个男人都没进去,让人把贺礼拿去宅子。他们在医馆门外往里看了看,就在门外站着说话。
半夏几个小姑娘悄声跟邻居介绍着每个人。
公主府的家令及京兆府少尹家眷居然来祝贺,羡煞众人,也让打了坏主意的几个混混收起小心思。
端砚小声跟冯初晨说,“本来我家二爷要亲自到贺的,三天前明大公子回京,二爷天天跟明大公子秉烛夜谈,起得晚,就没过来。”
见冯初晨目光异样,想起坊间传言,又解释道,“我家二爷同明大公子是表兄弟,他们在一起只是探讨学问和打仗,冯姑娘不要听信那些流言。”
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冯初晨装傻,“什么流言?”
“哦,没什么。”
一阵爆竹后,王婶讲话,简单说了一下医馆的理念,及产检和住院生产的好处。
这些话应该由东家兼馆长的冯初晨说,但她是姑娘,不好说这些,只得让王婶说。
王婶非常紧张,背了许多天,今天表现挺好,很顺畅地说完了。
客人们被请去宅子那边吃了一顿便饭,吴婶做的饭菜很受欢迎。
饭后众人陆续离开。
胡家双胞胎不想走,被胡大奶奶硬拉走了。
“今天他们忙,改天理顺了再来玩。”
蔡毓秀讨要到了一个听诊筒。
冯初晨非常大方地教了她如何听脉搏和胎心音,并说了监听胎心音的好处。
方老大夫对听诊筒无感,觉得是花架子,没有把脉精准。做为手艺好的老大夫,用那个东西掉身价。
秦小大夫偷偷要了一个,放在家里不好意思拿出来用。
未时初,一个刚刚发作的产妇被送来医馆。
这是第一个住馆的产妇。
产妇婆家姓季,就住在北安坊,被人扶着走来医馆只用了不到一刻钟。
北安坊的住户大都小康之家,还商人居多,会算帐。
在他们看来,去医馆生产,五折优惠的话,若只住一天,比在家请价钱贵的好稳婆还便宜。
若多住两天,虽然费用增加一些,但家里轻松。
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王稳婆检查完产妇,直接让她躺去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