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奶奶接过银票,陈二爷坐车走了。
望着马车消失在街口,陈二奶奶满心苦涩。
婆子劝道,“二奶奶,二爷说得对,若你在家生,万一老夫人出了什么事,不是你克的也成你克的了。”
下晌申时,冯初晨正坐在诊室看医书,紫苏禀报道,“姑娘,又住来两个产妇,一家姓唐,一家姓曾。”
唐家就住在前一个胡同,家里开了一个干杂铺子。打听到还有五折名额,赶紧把开始发作的产妇送过来。
若没有五折名额,便不会来。
不划算。
王婶去待产室检查后,出来对唐家婆婆和男人说道,“胎儿偏大,胎位不正,产妇第一次生育,很可能难产。必须留一个家属在医馆守着。”
他们知道媳妇肚子大,是第一胎,没想到还胎位不正,都有些担心。
男人去媳妇住的乙一号病房等候,婆婆回家准备吃食。他们家离得近,又抠,不愿意多花钱在医馆吃饭。
曾家是阳和长公主府的下人,端砚对他家男人说,公子的意思是让他媳妇去同济妇幼医馆生孩子。
能讨好主子,又听说了医馆里的各种好,他们非常愿意。当打听到医馆还剩一个五折名额,赶紧把还未发作的媳妇送过来,住在乙二号病房。
冯初晨去给产妇做检查。
她做孕检,只诊脉、摸肚子、听听诊筒,不会检查下身。
唐家媳妇的产道已经打开,可胎儿胎位不正,还纹丝不动。
凭经验就知道这个产妇要遭些罪,今天夜里肯定生不下来,明天晚上能生下就不错了。
给她喝了催产药,王婶又给她顺胎位,痛得唐家媳妇不住惨叫。
怕扰民,把小窗用木板挡住。
虽然还有声音传出,只房子后面能听到一点,影响不到前面的住户。
晚上张稳婆和李稳婆值班,若有急事处理不了,就去隔壁找王稳婆和冯初晨。
夜里唐家媳妇未生下来。
王稳婆又过去忙了一个白天,孩子仍未生下,产妇痛得死去活来。
唐家男人和婆婆急得不行。
晚上,胎位终于顺过来,胎儿也下移了。
但乳儿大,产妇个子矮小,又是头股,顺生困难。
冯初晨同王婶低语几句,王婶就找到唐家母子。
商量道,“我大姐去世前研究出一个法子,就是若胎儿过大或是那处太小,做手术能减轻产妇通苦,生乳儿也会顺利得多。用刀侧切……”
话还没说完,唐婆子满脸惊恐吼道,“做手术,是要切开肚皮取乳儿?”
她一下跳起来,对儿子说道,“这是家黑店,赶紧把你媳妇带走,老婆子去县衙击鼓鸣冤。”
王婶和唐家儿子还没反应过来,唐婆子又变了脸,“王稳婆,若我儿媳妇住馆费全免,你刚才的话我当没听到,否则别怪老婆子不客气。”
还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