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地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了产房的死寂。
乳儿终于活过来了。
冯初晨心花怒放,这是她用心肺复苏救过来的孩子。
这个法子推广开,会有更多人受益。
她把乳儿交到周女医手里,轻声道,“快剪脐带。”
“诶。”
周女医高兴地接过乳儿,卫女医把脐带剪断。
周女医给乳儿过了秤,大声说道,“是个漂亮小哥儿,五斤九两。”
汤夫人和汤大奶奶激动地哭出了声。
周女医问道,“冯姑娘,这种施救法子叫什么,我第一次看到,也没见冯医婆用过。”
冯初晨道,“我叫它心肺复苏,适合于心脏骤停的人,今天我也是第一次用。不仅可以救孩子,也能救大人。”
她希望能把这种方法推广出去,救更多的人。
周女医笑道,“不愧是冯医婆的后人。我会跟李院使禀报,希望大力推行这种医术,哦,还有听诊筒,听诊筒的作用也非常大……”
侧切的作用也大,但这个法子不是特别成熟不敢用在贵人身上。何况女医都没动过刀,怕出意外。
汤府非常感激冯初晨,给了一百两银子的诊费,四罐好茶,连芍药都打赏了二两银子。
范女医得的赏也是二两银子,跟乡下丫头的下人一样多。
她更是气得肝痛。
冯初晨回到家已华灯初上,东门外的两个红灯笼在风中飘摇着。
冯不疾牵着大头等在胡同口,大头头上还站着阿玄。
小东西又跑来串门了。看到她就兴奋地大叫,“芙蓉不及美人妆,花儿……”
站在这里,还能隐隐听到稳婆接生的声音。
冯不疾不太高兴,小嘴撅老高。
“陈二奶奶在生孩子,陈二爷不愿意进医馆,在咱家院子里等着。真是的,咱家医馆是观音娘娘送子的地方,他还嫌腌臜。”
小家伙不愿陪木着脸的陈二爷,让吴三陪他,自己跑来这里等姐姐。
走进医馆东门,紫苏说道,“陈二奶奶两个时辰前开始发作。”
院子里不仅站着陈家婆子和丫头,还站了一个年近三十的妇人。
是陈大奶奶。
他们正因为冯初晨不在医馆而不高兴。
陈二奶奶因为冯大夫才一直住在医馆,她不在算怎么回事。
见她回来,几人才高兴起来。
冯初晨赶紧洗了手穿上工作服,去产房帮忙。
一个多时辰后陈二奶奶挨了王婶一刀,顺利生下一个六斤半的儿子。
陈二爷站在冯宅侧门口,乳娘把孩子抱给他看了一眼。
他乐得满脸开花,“好,好,你娘住在这里住对了。”
家里母亲大好,这里母子平安,一举两得
又对后面的小厮道,“拿五两银子赏大夫和稳婆。”
冯初晨非常疲惫,回屋斜倚在榻上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