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华娱春秋,从被天仙妈收养开始 > 第324章 倒持泰阿(第1页)

第324章 倒持泰阿(第1页)

第324章倒持泰阿

“姜午阳,义气!”

“景少,大写的服。”

“恭喜恭喜,《投名状》大爆。”

“刘景,凌迟那场戏,你是怎么拍的?不会真拿刀子剐吧。”

“够狠!看那场戏的时候,我都感觉肉痛。”

“你是为电影票肉痛吧。”

刘景一向来剧组比较早,不少人比他更早,纷纷和他打招呼。

《投名状》接棒《色戒》,成为影院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几天前,刘景拿了一打电影票,每人都有份。

本来昨晚他想带着茜茜看电影,但对方执意要感谢范小胖,所以没能成行。

剧组为了让大家有时间看电影,昨天还特意早点收工。

很多人围着刘景,纷纷询问幕后的故事。

他们是影视从业人员,但也是观众。看完之后,对于一些情节,还是很好奇的。

“咳咳,都干什么呢?今天不拍戏了吗?”陈嘉尚训斥。

平时他这个导演进场,一堆人围过来。

今天倒好,他咳嗽了好几声,大家只是瞥一眼。

“哈哈,大家要是还想看,我明天再搞一批电影票。”刘景大笑,别说几百张电影票,就是几千张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

通过大家刚才的讨论,他还是蛮欣慰的,这次没白用心。

到时候稍微活动活动,影帝有望。

“刘景,到时候咱们《画皮》上映,别忘了多搞几批。”陈嘉尚语气很酸。

同样都是北上导演,看到陈可辛取得如此成绩。他又是高兴,又是羡慕,又是失落。

这次他是背水一战,如果《画皮》不成功,那么他将两地不落好。

新世纪之后,内地和港台合拍片,渐渐成为主流。不过还是有那么一些港台电影人,认为合拍片就是为了迎合内地市场,牺牲港片的本土特色,抛却自由创作的理念。

2003年,内地与香江签署了cepa经贸协定,为香江很多产业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陈嘉尚察觉,电影业新的机会来了,这份协定将会为华语电影插上翅膀,为电影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引擎。

他以前是拍港式黑帮片和警匪片的导演,这次忽然改编内地经典名着《聊斋》,被很多港台人批“向内地文化靠拢”。

《画皮》开机之前,有位港台制片人公开批评,“陈嘉尚把港片的魂丢了,拍成了央视正剧。”

什么是港片传统特色?他们习惯了快节奏、强类型、低成本的模式,代表人物如徐客和王胖子。

内地制片不一样,大场面、大手笔、大制作,要景有景,要场地有场地,要人有人,要票子有票子,导演拍着也过瘾。

拍摄周期动辄几个月,制作过程按年算,拍摄成本以千万为单位。而港片呢?平均成本不足五百万元。

这些还不算什么,陈嘉尚破坏了港台制片的潜规则。

以前港台拍片也好,合拍片也好,必用港台男主,内地演员要为港台明星抬轿子做配。

这次陈嘉尚很大胆,弃用港台明星,五大主要演员,除了甄子丹之外,全部都是内地演员。

湾湾那边有投资人推荐林心如饰演佩蓉,被陈嘉尚拒绝,引发台媒强烈不满。

现在那边还有很多负面消息,指责《画皮》选角,谴责导演陈嘉尚,批评刘弈菲演不了狐狸精,批评范小胖怎么能演贤妻。

本来还有人批评刘景演不了将军,随着《圣火令》和《投名状》上映,这种声音渐渐微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