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大家有什么办法?”
“不如把缶也相应倾斜。”
“不行,人的问题不解决,解决工具没用。”
“那就加大排练量,让大家习惯新动作,熟能生巧”
“时间来不及,咱们只有七天,不,六天。”
“咱们就不用操心了,组委会有解决的办法。他们穿的都是军靴,在底部加装微型配重块,变相调整角度。”刘景听组委会的人提过这事儿,那边才是专业的。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十几分钟过去,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找上级协调。
至于协调人,自然是交给刘景。
“刘景,你去布置一些喷雾降温车,还有交代大家,每半个小时,强制性补水,不渴也得补。”老谋子最后交代。
“好,我这就去。对了,再申请一些降噪耳塞备用。”刘景把饮料一饮而尽,把瓶子精准扔进垃圾桶。
击缶而歌排练,产生的噪音分贝比较高,大部分演员会出现暂时性耳鸣。
组委会从德国进口了一批降噪耳塞,调整队形抵消声波相位。
由于经常使用,再加之出汗、磨损等,耳塞要经常更换。
“等等,还有一件事。你布置完喷雾降温车,去一趟播音室。”老谋子连忙叫住。
“去那做啥?”刘景疑惑。
“你和周滔商量下,彩排的时候,能不能暂停解说。她的声音在这里回荡,影响咱们排练。”老谋子说道。
“咱们在彩排,人家也在彩排。她不这时候彩排,怎么把握节奏?老张,你这就有些无理取闹了。”刘景摇头,我是讲道理的,这事儿不干,因为周滔肯定不答应。哪怕上告到领导那里,这事儿也不可能答应。
“我没说不让她排练,能不能声音不外放。”老谋子叹气。
“不外放让谁听?她自己听?那还排练个屁啊。”刘景没好气。
老谋子皱眉,这小子就不能让我把话说完,“我的意思,这两天暂时不外放。后面几天排练,正常进行。”
“你早说啊,这事儿好协调。”刘景走了两步,忽然转身,“你一个大导演,还用我去协调?你不会是看我太闲吧。”
“哈哈,刘景,从小到大,你最招大姐姐喜欢。你去那边是私事,我们过去就成公事了。”程晓东大笑。
刘景朝程晓东竖起中指,这老不羞绝对是嫉妒。
“刘景,小心大姐姐不让你回来。”有人打趣。
“哈哈”
在一阵哈哈大笑中,刘景消失无踪影,第一天也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依然是排练。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更多问题,解决更多问题。
没有人停歇,也没有什么怨言。这是任务,好象更是一种使命。
第三天,进行全要素彩排,仿真降雨环境,电子缶差点短路。
制定防水预案,五百名后勤人员用特制吸水布复盖2008个缶。
这一天的早上,刘景精神有些恍惚,因为他收到了一条系统消息。。】
这是刘景最丰厚的一次收获,极大地刺激了他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