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平乐侯府大公子与太常寺左少卿嫡次女订亲,九月成亲,楚商鸣日后得称呼裴云谏一声舅兄了。
顺光十一年,全国土地清丈完毕,税改切实推行到地方,国库税银增收,帝大悦,论功行赏。
其馀人暂且不提,跟着孝王东奔西走的四人组皆授官。
楚商鸣调任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正五品,权同四品。
裴云谏想用功劳换请皇帝赐婚,任轻峡一听,也忙跪下,要用功劳换赐婚,气得俩人的亲爹齐齐翻白眼。
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两家人基本已经接受了。左右不是只有这一个儿子,不会断了香火。
俩崽子认定了彼此,心疼俩崽子的父母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劝也劝了,实在拗不过,只有捏着鼻子认下。
但听到二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求赐婚,两位老父亲还是觉得呼吸有点困难。
楚商鸣赶紧扶住自己的老丈人顺气,这要是被气死了,自家媳妇儿不得伤心啊?
萧靖凡本想考虑一二,但有御史跳出来反对,痛斥裴、任二人,称其私德有亏,不可为官。
萧靖凡当即就不考虑了,直接赐婚,还给两人授了官。
任轻峡调任大理寺寺正,正六品;裴云谏升任户部主事,正五品。
三人都有了着落,只剩下燕承韬一人。
燕小公子跟着孝王东奔西走这些年,早就不想干了。可功劳是实打实的,他一说不当官太师就请家法。
不想挨打的燕小公子瞅了个机会进宫跟皇帝陈情,那意思,有没有比较闲说出去又比较好听还不会被他老爹揍的官职?
当年税改争取太师,燕承韬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萧靖凡记着这小子的功劳,思来想去,还真找到一个空缺。
鸿胪寺司宾署缺一个少卿,主要职务就是在他国使臣来访的时候接待一下,平时还算清闲,品级是从五品,说出去也好听。
燕承韬这么一琢磨,吃吃喝喝就能办事儿,太适合他了,就这个少卿了!
论功行赏之后,朝会还有一桩要事要商议。
经过几年的摸索,神农署已经筛选出了产量稳定,适合在大盛境内种植的土豆、红薯和玉米品种。
正值开春,萧靖凡想趁机在全国推广种植,让百官群策群力,尽快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百官商议片刻,方案逐渐成型,大致是先让官府大力宣传三样作物,从巨大的产量和花样繁多的吃法入手,引起百姓的兴趣。
然后神农署派人到各府县免费传授种植之法。比如那些在神农署表现出色的老农人,他们就是现成的老师,朝廷可以给他们发放一定数额的补贴作为勉励。
第一年种植,由朝廷提供免费的种苗,想要种的百姓可以到官府登记领取。
官府要依照鱼鳞册上登记的田亩数按比例发放种苗,且得安排专人巡查监督,确保种苗切实种到了地里,以防有人倒卖或者恶意浪费。
推广神物种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米麦粟等作物,要因地制宜,由官府计算管控比例,避免出现地里只有红薯、玉米和土豆的情况。
这些只是大方向,具体实施起来肯定还会出现很多问题,都得仔细斟酌,特别是要防备他国之人来偷种苗。
可别大盛出钱出力出人耗费良多带回来的神物,最后为他国做了嫁衣。
百官热烈商讨,萧靖凡着令户部尚书和神农署的署正一起归纳总结,在明日朝会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人领命。
五日后,各处细节终于商议定,萧靖凡着令全国推广三样神物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