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两宋传奇 > 第102章 美味夜宵(第1页)

第102章 美味夜宵(第1页)

子午坐在石头上翘着二郎腿,躺在一边,笑道:“真是奇怪,剑诀,可真长。”

余下嘴里嚼着半块糕点,絮絮叨叨:“真好吃。”

普安也躺在一个石头边,看着青天出神:“天真蓝,云真白。嗯,这诗歌真长。”说话间翘着二郎腿,摇了摇那脚。

武连盯着诗歌看个不住,也乐个不住:“公孙大娘,不知多大年纪了?一定是个老太太。”

子午道:“你们看这一句,‘一舞剑器动四方。’我看这说的有些夸张,搞不懂。”

普安道:“还有这一句,‘霍如羿射九日落。’这说的是后羿射日。”

武连赞道:“‘罢如江海凝清光。’这一句,霸气十足,很有味道。”

余下摆摆手,不以为然,马上反驳:“不对,我看这一句:‘矫如群帝骖龙翔。’才霸气十足!”

四人一人一句,说说笑笑,或高声吟诵,或互相考问,算是死记硬背,记在心间,偶有打结处,也在所难免。记得许多已是不易,记得前面忘记后面,记得上一句,忘了下一句,也是不在话下。

郁郁葱葱,风景如画。樵夫路过,也不打扰他们,只是好奇他们嘴里说些什么,知道后也乐个不住。都感觉诗歌做剑诀,实乃玩笑。子午四人有些疑惑,不由灰心丧气也是时有生。

夜色降临,回到厅堂,张明远问子午四人,可烂熟于心,四人面面相觑,点了点头。费无极也不说话,张明远、扁头告诉子午四人,明日午时,四人将轮番吟诵,如若吟诵不出来,或吟诵结结巴巴,就不可得到英雄剑。这让子午四人不由紧张兮兮。

张明远见四人这般模样,就笑道:“难免年纪轻轻,背诵这样的诗歌,应该没什么难的。”

扁头乐道:“好吃好喝的供着你们,你们这日子可过的很是享受了。如若难成大器就丢人现眼了。”

张明远叮嘱道:“要用心,这世上,就怕不用心,如若用心,就无难事可袭扰。这烂熟于心,要铭记在心,悟性颇为重要。”

扁头背着手,笑道:“你们这夜宵也有,好吃的,好喝的,应有尽有。不过夜晚就别贪吃了,香茶也别贪喝。俺可告诫了,别不听话。”扁头吩咐弟子送来许多瓜果、点心、端上一盘月团、一盘果子和四杯香茶。这月团有芝麻、核桃、杏仁各色口味,还有佛手口味、龙井口味、丹桂口味。西瓜、香瓜、蜜桃、香梨。

子午四人看得眼花缭乱,喜得兴高采烈。原来皆是京兆府种浩派人送来的。虽说他们曾在东京宋徽宗的御宴上吃过,可也是事过境迁许多年前的事。离开江南后,富平大战后,他们吃到如此多的瓜果、点心也是头一遭。

原来为了让子午四人此番好好习武,张明远、费无极、扁头、阿长下了很多功夫。让他们吃好喝好,不负众望。终南山这只是小意思,到了青城山还有明红、月儿给他们准备了许多美味佳肴。

张明远拿来笔墨纸砚:“常言道,眼过千遍,莫如手写一遍。你们如若记不得真切,就写一遍好了。”

扁头拿起一块西瓜,笑道:“这西瓜味道如何,俺替你们先尝一尝好了。不甜你们就不要吃了!”一口咬住,吃得笑出声来。

子午乐道:“西瓜,看上去不错,我在成都府见过,不敢买,就怕小贩蒙我。”

余下也笑道:“可不是,这买西瓜,可不简单,叫挑西瓜,如若没本事,挑个半生不熟的就尴尬了。”

普安对此深有体会:“还记得小时候,爹娘带我去京兆府集市买西瓜,他们就让小贩挑,果然不错,可爹娘自己又挑,两个西瓜买回去,小贩挑的味道不错,爹娘挑的半生不熟。”

武连笑道:“我也是,我还说我爹的手真臭呢。”

张明远也拿起一块香瓜,笑出声来:“我来尝一尝看。”

“我尝一尝。”子午也拿起一块西瓜,嚼在嘴里,果然入口不错,顿觉甜在心上。普安不喜欢西瓜,看香瓜不错,就拿起一块:“西瓜很寻常,还是香瓜味道不错。”

扁头几口就吃完了西瓜,那眼珠又瞅向香瓜,问道:“香瓜好吃么?”

余下递给扁头一块香瓜:“师伯尝一尝就知道了。”

武连递给费无极、张明远一块西瓜,二人摆摆手,武连就自己拿一块尝起来:“果然香味十足。”

张明远递给费无极一个香瓜,笑道:“无极,还记得当年去过恒山派,我可是念念不忘恒山脚下的香瓜,味道好极了。”

费无极接过张明远手里的香瓜,嚼在嘴里,对子午四人笑道:“明日就要取出英雄剑了,你们今晚早日歇息。”

扁头又背着手,头头是道开来:“这上乘武功,其实也没什么上乘不上乘的,要有悟性,只有小聪明可不行。师伯俺半生这武艺也没什么长进,要说也是贪玩、贪吃,如若不然,也不会一事无成。你们要引以为鉴,不过师伯俺倒也不是没什么本事,这终南山下的黎民百姓,哪个不知俺扁头的名声,人生在世,能靠三寸不烂之舌办成的事,就别靠拳打脚踢。”听了这话,众人哈哈大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