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一队骑兵进入营中,为首的将领直接来到了主帅大帐前,翻身下马后,将马匹交给了营帐外值守的卫兵,随后掀开门帘直接走了进去。
大帐中已经又恢复了吃吃喝喝的景象,还有一群衣衫不整的舞娘聚缩在营帐的角落里,低声的啜泣着。
来人扫了一眼角落里的那些舞娘,直接走向了主位,抢过了主位将领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大哥,下次这种跑腿的活,你让别人去吧!我这来回跑了百十里路,你们倒是在营里吃喝玩乐。”后进来的将领不爽的说道。
“哈哈哈!叔颖你回来的正好,那个小蛮腰的不错,大哥已经帮你试过了!”主位上的将领一点都不生气,反而看着来人嬉笑的说道。
这来人正是董旻,董叔颖,而坐在主位上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董旻的大哥,汉末的关键人物之一,董卓,董仲颖。
董卓出生于颍川郡,成长于凉州,董家原本也是豪门世家,董家的七世祖是大名鼎鼎的西汉政治家董仲舒,不过到了董卓父亲董君雅这一辈,董家早已没落,董君雅也只做到了颍川郡的纶氏县尉,掌握缉捕“盗贼”权力的武官。可以说董卓取得的成就,完全靠的是他自己。
董卓后来随着父亲的离职就返回家乡凉州,董卓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性格豪爽为人大气,曾经跑到羌人部落游玩,还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成为了朋友。
董卓成年后,就在陇西郡官府担任官吏,负责地方治安。当时,胡人经常骚扰边境,劫掠百姓,凉州刺史征辟董卓为从事,董卓领兵大破胡人,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将董卓推荐入朝廷公府。
董卓自此就一路官运亨通,更是在鲜卑人入塞和羌人叛乱中,屡立战功,可以说董卓这一路也是身经百战,完全靠着自己一路奋斗上来的,直到黄巾之乱前,董卓已经官至并州刺史。
可以说在黄巾之乱之前,董卓还是一门心思的忠于朝廷,想着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来光耀门楣,升官发财。
原本黄巾之乱,让董卓又看到了升官的机会,可没想到的确是在镇压黄巾过程中栽了一个大跟头,先是差点阴沟里翻船,好悬没被黄巾贼人被杀掉,幸得被三个白丁出身的义军给救了下来。
本来以为逃过一劫会否极泰来,没想到朝中那群宦官竟然构陷自己围剿不力,不但任命皇甫嵩取代了自己统帅的职位,还判他一个“减死罪一等”,好悬没被砍了脑袋。
好在董卓为人对手下一直非常大方,之前每次大胜后,所获得的封赏,董卓几乎全部都分给了手下的将领和士兵。董卓被下狱后,之前手下的将领一直在帮其游走,弟弟董旻更是散尽家财,来买通那些宦官为董卓说话,最后在年底大赦天下时,董卓获得赦免。
如今这凉州发生叛乱,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进犯三辅。朝廷又想起董卓了,重新启用了他,官拜中郎将,作为副将跟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出征平叛。
而经历过牢狱之灾的董卓,早已性情大变,作为前军,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入驻了右扶风郡,期间打退了一次叛军的进攻后,董卓就开始按兵不动,并不断地收拢起以前跟随过他的西凉将领。
“嘁~我才不喜欢这些蛮夷女子,一身的羊骚味,也就你们才会饥不择食。”董旻不屑的看了一眼那群啜泣的舞娘,还有下面那些衣衫不整的将领。
“父亲大人,我揍他一顿,您不会拦着吧?”
下面一个袒胸露乳的大汉闻言,直接跳了起来,扯着大嗓门对着主位上的董卓喊道。
“哈哈!也算我胡轸一个,叔颖你可不要跑哈!”其身旁的一个大汉也附和道。